-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池塘鱼鳖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池塘鱼鳖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宝应地区人工养鳖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囤集暂养为主,九十年代以后以养殖为主,形式多种多样。有水泥池养鳖、菱角塘养鳖、大水面养鳖、工厂化养鳖,鱼鳖混养等。可概括为池塘养鳖和工厂化养鳖两大类。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品鳖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崇尚野生化。针对这一潜在的需求,我们早在90年代初就逐步推行鱼鳖混套养模式。此模式的原理是利用各自养殖水体的不相干性,具体体现为商品鱼是高密度养殖,而套养的鳖因其稀放,接近于野生状态,同时延长其养殖周期。一般从稚鳖到成鳖上市至少需4—6年。由于此模式和人们消费需求相吻合,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基本覆盖了本地区的养鳖业。中华鳖产品也因为质量上乘,其商标和产品分别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现将该项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池塘条件和生态环境改造 1、池塘条件 封闭式水体、池塘面积不限,一般以10—50亩为宜,水深1.2—2.5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用水质》。池塘四周设置围板。围板距塘口1米左右,围板内的的池埂应清除过高过密的杂草,并对围板距塘口30厘米左右范围内松土,围板高度不低于70厘米。如果塘口坡度不大,需设置晒台和食台。 2、清塘消毒 鱼鳖混养因提大留小和冬眠,一般药塘时有部分存塘甲鱼,要充分考虑药物的毒性和药物浓度,最好选择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生石灰对鳖的安全浓度为250PPM以内,漂白粉为55PPM以内,具体用量为生石灰200PPM,漂白粉35PPM。其它药物最好不用,以免药死甲鱼。 3、生态环境 小面积不需要栽种水草,大面积可适当栽种小葫芦,水浮莲等浮性植物。在清明节前后可在池塘放养活螺蛳,亩放100kg左右。 苗种放养 鱼鳖混养、提倡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鳖的干预让其自然生长。因此,仿自然生态养殖对幼鳖质量要求较高,严格控制放幼鳖的数量。为了避免外购幼鳖带病,带菌,养殖户基本上自己配套稚幼鳖的生产,形成封闭式循环。一般通过网箱培育或小池塘专门培育自繁的稚鳖,当规格达到50克/只以上分池放养。具体放养模式有成鱼池套养和鱼种池套养两种,一般具体放养量见表1、表2: 表1:成鱼池套养甲鱼模式 品种草鱼团头鲂异育银鲫花白鲢黄颡鱼中华鳖数量(千克)30152050260只规格(克/尾)200—40040—7040—60250—40020100—300克/只表2:鱼种池套养甲鱼模式 品种异育银鲫草鱼团头鲂花白鲢中华鳖数量(尾)6000—8000500100050060只规格夏花夏花夏花夏花100—300克/只饲养管理 饵料投喂 初期阶段,供小于求,为了追求产量,投喂中华鳖专用料及动物内脏,但产品体内脂肪积累多,品质下降,不符合套养理念,为了提高品质,适应市场,除了在投喂鱼饲料时分获部分植物性饵料外,适当投喂新鲜小杂鱼及小规格龙虾,接近野生摄食状态。 水质调节 对于养殖鱼的各项水质调节指标完全适合鳖的生长。平时应注重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细致而繁琐,贯穿于整个饲养过程,具体可归纳为: = 1 \* GB3 ①“四查”:查吃食情况,查防逃设施,查水质,查病害; = 2 \* GB3 ②“四勤”:勤巡塘,勤做清洁卫生,勤换水,勤记录; = 3 \* GB3 ③“四防”:防病,防逃,防盗,防敌害生物侵袭,并做好鳖卵的采集及孵化工作,认真记好池口档案,这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鳖病的防治 利用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主要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消除诱发鳖病的因素: = 1 \* GB3 ①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病原和敌害; = 2 \* GB3 ②苗种下池前需进行药浴; = 3 \* GB3 ③及时通过打鳖枪等方式起捕达到规格的商品鳖,降低密度,保证合理雌雄比例,防止咬伤; = 4 \* GB3 ④在防治鱼病时,添加三黄粉及微生素K3粉,防止鳖病。 经济效益分析 鱼鳖混养形式在本地区所取得的亩效益一般平均在3500—5500元之间,其中鱼为2500—3500元,甲鱼1000—2000元,比单养鱼要高出1000—2000元之间。 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