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古诗赏析复习之一;1、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015辽阳)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
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
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
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
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
辰的磅礴气势。; D.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 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钱塘湖春行【2009徐州】;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主旨】本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呈现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早春图。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2016预测)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王勃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 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 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宽
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
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4、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015徐州模拟)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涌流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妙在作者虽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取代。;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1. (2016预测)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也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B.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选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寓情于景,同时也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C.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寄托于明月,赋予抽象的“愁心”于具体的事物,使明月人格化。;D. 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隐含着作者对王昌龄被贬官的同情和悲伤之情。
;6、黄鹤楼[课标新增];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 (2016预测)对《黄鹤楼》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诗的前四句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后四句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B. 诗中相互映衬的景物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清风; 白云、晴川沙洲、鲜花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
色彩缤纷。
C. 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
景。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有画面美。
D. 诗中主人公形象鲜明,全诗以一个“愁”字作结,点
出了全篇的主旨。
【答案】B
【解析】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其中有黄鹤楼、黄鹤、白云、绿树、日暮等,但诗中没有写清风。;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宏观经济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五课 活动A、我当小法官—走进法庭教案.doc
- 8.1 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pptx VIP
- 化工制图教学设计(全套).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AP宏观经济学(2013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pdf
- 建积分之术筑工程之技:定积分及其应用教学实施报告.pdf
- AP宏观经济学(2015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英语--倒装句讲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