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综合自然地理学3.资料.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综合自然地理学3.资料

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因对象不同而有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之分。为一定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区划是应用性自然区划。;第一节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四、中国的自然区划: (1)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同时参与区划工作; 罗士培、葛德石、斯坦普等;李长傅、李四光、冯绳武、李旭旦等。 (2)部门自然区划尤其是气候区划方案很多; (3)在政府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自然区划工作; (4)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立项支持管辖区的自然区划; (5)近30年来不断出现自然区划新方案,除综合自然区划外,生态区划、自然资源区划、公路自然区划、冰川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也相继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2,相对一致性原则: 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 3,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 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柴达木盆地的归属,实际上是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的从属性问题。 4,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任何区域都是地域分异作用的产物,在具体进行地域划分时,必须考虑地域分异的作用及其在各个区域中的表现。 综合性原则强调区划时全面考虑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的作用。 主导因素原则强调在区划时首先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古地理方法: 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通过古地理方法来贯彻; 2,顺序划分和合并以及类型制图法: 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 ;;类型制图;3,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 4,主导标志法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界的主要依据,尤其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分区时必须按照统一的指标划分。;三、区划原则和方法的关系 1,区划原则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 ;2,区划原则和方法都是相互补充的,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则和方法,并不排斥其它原则和方法。 3,区划原则具有一定的从属性,不同原则应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总原则和局部原则,大原则和小原则之间也应有一定的从属关系。 发生统一性原则是综合自然区划的总原则。《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在高级单位依据生物气候原则,低级单位依据地质地貌原则划分。;第三节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2,地带带性单位的等级系统 (1)带:最高级区划单位。 A,带主要依据热量条件划分; B,每个带除具有一定的辐射平衡值外,还具有与其温度特征相适应的地理过程。 C,目前公认的带的划分图式为: 寒带、亚寒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2)地带: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 A,地带的定义及应用于山地区划 每一地带包括一个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代表性土类、代表性植被群系纲。; B,划分地带的标志及地带界线的确定: 一般依据土壤和植被特征划分地带。但实际中常求助于气候指标。 C,过渡地带问题 两种情况: 1)各自然地理成分和地理综合体本身彼此镶嵌结合而相互过渡。草原与荒漠。 2)两个基本地带的成分特别是植被成分混杂于一过渡带内;各森林地带间的过渡。 两种方法: 1)把过渡带平分为两半; 2)把过渡带作为独立地带或亚地带; D,地带内的进一步划分; 两种方法: 1)基本地带通常划分为南、中、北三个亚地带; 2)过渡地带通常只划分为南、北二个亚地带。;(3),亚地带与次亚地带 一般说,地带更替是由自然带内整体特征的重大质变造成的。亚地带更替则只需少数组成成分出现地带性质变,而其他组成成分发生量变即可实现。次亚地带则是各组成成分和整个亚地带自然特征的局部的、更次一级的地带性变化。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1,非地带带性单位的特点 A,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依据区域的非地带性属性划分; B,非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 C,非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取决于距海远近和海拔高度; D,非地带性单位有鲜明的界线。;2,非地带带性单位的等级系统 (1)大区 在大地构造方面,大区通常相当于古地台或巨大的地槽褶皱带。 各大区之间在气候大陆度、湿润条件及纬度气候的性质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差异。 我国领土分别位于东亚大区、亚洲中部大区和青藏高原大区范围。在中国自然区划中称为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和青藏高寒大区。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