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第4讲电场和磁场中的曲线运动
答案 C 3. 2015·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如图13所示,abcd为一有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边界的边长为L,三个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沿ac方向射入,粒子1从b点射出,粒子2从c点射出,粒子3从cd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出,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图13 答案 B 4. 多选 2015·四川理综,7 如图14所示,S处有一电子源,可向纸面内任意方向发射电子,平板MN垂直于纸面,在纸面内的长度L=9.1 cm,中点O与S间的距离d=4.55 cm,MN与SO直线的夹角为θ,板所在平面有电子源的一侧区域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10-4 T.电子质量m=9.1×10-31 kg,电量e=-1.6×10-19 C,不计电子重力。电子源发射速度v=1.6×106 m/s的一个电子,该电子打在板上可能位置的区域的长度为l,则 图14 A.θ=90°时,l=9.1 cm B.θ=60°时,l=9.1 cm C.θ=45°时,l=4.55 cm D.θ=30°时,l=4.55 cm 答案 AD 图15 5. 湖南省株洲市201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如图15所示,在xOy平面内,在0<x<1.5l的范围内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在x≥1.5l、y>0的区域内充满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Ⅱ,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 1 粒子的初速度大小; 2 M点在x轴上的位置。 解析 1 连接OP,过P做y轴垂线交y轴于点A,过O做初速度垂线OO1交PA于点O1,根据P点的坐标值及初速度方向可得:∠APO=∠O1OP=30° 1.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基本步骤 2.对称性的应用 1 粒子从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再从这一边界射出时,速度方向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2 粒子沿径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时,必沿径向射出磁场区域。 高频考点四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临界问题 两思路、两方法求解粒子的临界极值问题 1.两种思路 一是以定理、定律为依据,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的形式,然后再分析、讨论临界特殊规律和特殊解; 二是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从而通过临界条件求出临界值。 2.两种方法 一是物理方法:①利用临界条件求极值;②利用问题的边界条件求极值;③利用矢量图求极值等; 二是数学方法:①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②利用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极值;③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极值;④利用图象法、等效法、数学归纳法等求极值。 3.常见结论和解题技巧 1 刚好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粒子轨迹与边界相切。 2 当速度v一定时,弧长 或弦长 越长,圆心角越大,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 3 从同一直线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 18分 如图16所示,O为三个半圆的共同圆心,半圆Ⅰ和Ⅱ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1.0 T,Ⅱ和Ⅲ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半圆Ⅰ的半径R1=0.5 m,半圆Ⅲ的半径R3=1.5 m。一比荷为4.0×107 C/kg的带正电 图16 粒子从O点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半径OC方向以速率v=1.5×107 m/s垂直射入磁场B1中,恰好能穿过半圆Ⅱ的边界而进入Ⅱ、Ⅲ间的磁场中,粒子再也不能穿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sin 53°=0.8,cos 53°=0.6。求: 1 半圆Ⅱ的半径R2; 2 粒子在半圆Ⅰ、Ⅱ间的磁场中的运行时间t; 3 半圆Ⅱ、Ⅲ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应满足的条件。 审题流程 2 思维转化过程 答案 1 1.0 m 2 5.54×10-8 s 3 B2≥1.5 T 处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的技巧 带电粒子进入有界磁场区域,其轨迹往往是一残缺圆,存在临界和极值问题,处理的方法是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运用动态思维,作出临界轨迹图,寻找几何关系,分析临界条件,然后应用数学知识和相应物理规律求解,分析临界问题时应注意 1 从关键词、语句找突破口,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中“恰好”、“最大”、“至少”、“不脱离”等词语,挖掘其隐藏的规律; 2 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的结合,如利用“矢量图”、“边界条件”等求临界值,利用“三角函数、不等式的性质、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等求极值。 图17 甲 据题意分析,粒子两次与大圆相切的时间间隔内,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根据对称可知,Ⅰ区两段圆弧所对圆心角相同,设为θ1,Ⅱ区内圆弧所对圆心角设为θ2,圆弧和大圆的两个切点与圆心O连线间的夹角设为α,由几何关系得θ1=120°? 1分 θ2=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