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二、测量放线原则: 项目部设测量负责人,组织测量工作,编制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绘制放线成果图,经监理复核合格后方可施工。所有用于工程上测量仪器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执行巡检制度,测量工作坚持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方法并保护好测量基准点。±0.000以下结构测量放线采用外控法,±0.000以上结构测量放线时采用内控法。 三、水准点建立: 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楼座定位基准点,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在基坑开挖范围外适宜点(距楼座10米),楼座轴线1轴、45轴、A轴、N轴两边建立楼座定位控制桩,作为±0.000以下结构测量放线引测依据。一层上部结构施工时,在一层地面处设置内控定位点,作为上部测量放线引测依据。 四、轴线定位引测: ±0.000以下测量时,依建设单位给定的定位及水准点引测。基坑开挖时测量如下图所示: 基础开挖后→人工清底→补、截桩头→验槽→预应力管桩填芯→C15素砼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氯化聚乙烯防水层→C20细石砼保护层→放线。放线时同样依楼座轴线4轴、24轴、D轴、W轴的楼座定位控制桩进行引测控制。垫层、基础及地下室轴线控制均如上图。 ±0.000以上轴线定位控制采用“天顶法”选择在地下室顶板面上设置内控投测点,预埋5×200×200钢板,把控制轴线精确引测到钢板上,并刻出十字线,作为投测基准点,轴线在楼内竖向传递,采用激光垂准仪(或铅锤),透过楼板预留孔洞(200×200)。用天顶法逐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在施工层用经纬仪进行角度闭合无误后,作为本层施工依据。测点要妥善保护,上面用盖板盖好,作为楼层上部传递测量控制用。 五、经纬仪角度观测 1、观测注意事项 1.1 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 1.2 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1.3 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1.4 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1.5 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1.6 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1.7 用电子手簿记录时,软件必须是经过鉴定且经总工程师批准使用的。 2、角度观测前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观测计划、人员分工、作业技术规范 (2)观测设备:经纬仪、连接螺丝、脚架 (3)照准设备:照准杆或站牌、基座、脚架 (4)通讯及交通工具:对讲机或无线电话、车辆 (5)辅助工具: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表、计算器、测伞 (6)记录工具:记录本、笔、电子手簿等。 六、标高引测: 以建设单位给定的相对标高定位点,引至施工现场制作永久性水准点。在一层施工完后将标高基准线用水准仪引测到四周外墙柱的0.500处,作为基准线,以后各层标高由基准线向上直接传递。 结构标高控制:用钢尺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将每次测的该施工层标高点(﹢0.500mm)标高线划在墙柱主筋上,在浇筑混凝土时以此控制点拉线控制结构混凝土标高。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引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水平线,误差应在±5mm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总高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不应超过±20mm。 七、水准测量 1、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2、精密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用光学测微法读厘米以下的小数代替直接估读,以提高读数精度; 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平缓的交通道路布设; 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 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 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每站的前、后视距基本相等; 安置脚架应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动; 一测段水准路线上(两个水准点之间)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往、返测的前、后标尺必须交换。 各测段应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最好是往、返测的测站和尺承位置相同; 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 相邻测站观测程序相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