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C1大气的受热过程
2.C1[2015·广东卷]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D [解析] 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这被称为“阳伞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相对。“阳伞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对太阳短波辐射有很大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而高纬度地区的极光现象多少与火山爆发无关;火山爆发不会导致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7.C2 8.C1[2015·四川卷] 图4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7.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从图中不难看出,区域内冬季气温在0℃以下,直接排除A、B、C项,因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西两岸基本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40°N附近大陆西岸应该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最低月均温都在0℃以上。
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8.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热岛效应。题中的C、D项可以直接排除,在A、B项中进行选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不难看出,城市中心区的气温较郊区的气温高,结合图中的等值距为0.5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市中心的气温在-0.1~-0.6℃之间,有降雪的可能,但市中心降雪的可能性并不比郊区的大,不过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降雪的可能性大。
9.C1 10.C1[2015·浙江卷]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图6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9~10题。
图6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9.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出现强逆温层上界,高空出现逆温层上界,故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从逆温层上界可以看出逆温强度最大值出现在4时、5时左右,即日出前后;图中显示16时前、8时后到10时都存在逆温层,故逆温现象不是日落前出现,更不是日出前消失;强逆温层前半夜曲线较陡,故增速快,后半夜曲线较平缓,故降速慢。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10.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中近地面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早,高空逆温层上界峰值出现较晚,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1.C1 2.C1 [2015·河南三门峡、信阳联考]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 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气温状况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图K5-2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图K5-2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表示水平能见度最低时段的曲线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1.D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大气增温的基本原理可知,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第2题,一般情况下,在近地面气温低且风力弱的条件下容易形成大雾;在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中,甲曲线所示时段温度最低,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高,而且出现逆温现象,说明大气稳定,无风,形成的大雾不易被吹散。
[2015·绍兴一中期中] 图K5-3中图甲为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的气压差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K5-3
3.有关图示时刻气压和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5月23日福建省福安市教师县乡选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969.doc VIP
- 春江花月夜(说课课件).ppt VIP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VIP
- 结婚2周年纪念日感言PPT.pptx VIP
- 《旧唐书·郭孝恪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VIP
- 2023年2月13日福建省邵武市乡村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053.doc VIP
- 直流系统考试题.pdf VIP
-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高频词汇.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