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读书笔记与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Darren_code/archive/2012/06/25/DarkTime.html 《暗时间》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2012-06-25 20:35 by 聂微东,?16536?阅读,?128?评论,? HYPERLINK /Darren_code/archive/2012/06/25/2543781.html 收藏,? HYPERLINK /EditPosts.aspx?postid=2543781 编辑   写博以来对自己要求博文每月至少一篇,可现在博客的更新一停就是两月,感情上很对不起自己的坚持T.T?... 可不管怎样,高压的时间终于算告一段落鸟,打算在这个舒适的周末,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好好的、静静的 思考和总结 一翻.   邮箱关了,IM关了,微博...呃,先不刷了^_^   生活和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事情让自己无法抽身,思考时间也一直被压缩,所以手里好几篇文章都写到一半,挤不出时间整理,导致它们还躺在Evernote里面,悲剧...还是不叨叨了,开始正题。 ---------------------分割线---------------------   上班路上差不多有40分钟得坐地铁,这时间也是我雷打不动的读书时段,在地铁上读的书大多都不是纯技术书,什么都有涉及。最近读的几本非技术书有《随遇而安》《长尾理论》《个性化商业的未来》《暗时间》,其中《随遇》是自传题材,《长尾》和《个性化》是商业类的。   《暗时间》是本偏重心理学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印证更有效的思考方式。文中有谈到一些我非常认同的好习惯和好方法,使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大家,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喜欢看书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一本,一定会有物有所值的感觉^_^   书的LOGO就是一个简单的沙漏,在其第一页这么写道:“?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   注:以后只要是 加黑文字 就意味着是从书中直接抄下来的 ;所有配图都来自网络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     以下的每个主题都是书中我认为非常精华的部分。当然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不一样,所以读书的感受也不一样。还是那句话,好书值得拥有^_^   暗时间是什么   暗时间(DARK TIME)是书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作者用了四页文字来告诉读者暗时间的意义。其中的举例说的非常形象,如下: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看完上面这段再理解作者的暗时间就简单了,作者所指的暗时间就是: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那么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作者对 专注 这两字体会非常的清晰、明确。“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总会面对各种邮件,各种会议,各种打断,那么如何在这种任务切换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高效的好习惯 -?抗干扰。习惯都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作者就常在车上看书提高自己扛干扰的能力,看到这里突然就不自觉的匹配到自己,好习惯得继续发扬,嘿嘿。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设计自己进度条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   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有多少人知道或者感受过 敏捷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我曾有幸参与过scrum这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在我看来作者所说的 设计自己的进度条 和?敏捷开发 的感觉非常类似,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story,每个分割后的小进度条就是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story结束就是一个大的进展。通过这种下意识的心里暗示,我们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还需要多少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就不会让我们?过早的放弃?;更能清楚的把握自己的方向,不要在工作、生活、时间的腐蚀中忘记自己的目标。   PS:曾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