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 腺 癌 【流行病学】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发现,乳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女性为3.97/100万,男性为0.02/10万,女性是男性的199倍。《2011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指出2008年我国女性发病率在0~24岁年龄组处于较低水平,25~29岁年龄组增长较快,50~54岁年龄组处于最高水平。不同种族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尽相同,西方白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人相对较低。发达国家中发病率普遍高于80/10万(日本除外),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则比较低,不超过40/10万。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普遍高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发病率高于内地城市。乳腺癌在全国死因顺序排第五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 国内外发现,乳腺癌的发生和很多环境、社会因素有关,并且和女性生育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发现将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家族史:一级家属(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乳腺癌病史者的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2.生殖因素:初潮年龄越早(<12岁)、未生育妇女(>40岁)、丁克家族、产年龄越大(>35岁)、未哺乳者、反复多次人工流产、绝经年龄越晚者(>55岁)发病机会增加 3.内原性性激素: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雄激素、催乳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生,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病。 4.口服避孕药:研究结果证明,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 5.营养因素:高脂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纤维素能阻止肠道对雌激素的重吸收,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6.体育锻炼:在绝经后妇女中更明显,因可能由于能够控制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2(m2),正常18.5≦BMI<24﹚,而体质量超标则是绝经后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7.环境污染:吸烟不会增加整个人群的乳腺癌风险,但是在生育第一胎前开始吸烟并持续20年有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8.精神因素:Gree等人早在1975年就报道,过度的压抑感情和过分冲动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对照组人群高3.3倍,女性极易产生抑郁情绪,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9.环境和生活方式:如北美、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而低发地区居民移居到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10.乳腺良性疾病史:乳腺癌是在非典型增生基础上发生的,其发展过程为:正常乳腺组织→增生→非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原位癌→浸润癌。许多研究表明,乳腺良性疾病史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增生性乳腺疾病。 11.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不良者,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12.物理因素:做过多X线胸透或胸片检查者; 13.疾病史: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曾患一侧乳腺癌,其对侧具有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性小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乳头和乳晕附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①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②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成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③皮肤破溃:癌肿处皮肤可破溃而形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头改变 (1)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性液、浆液、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一般多为良性病变。乳头溢液是易引起患者的注意的临床表现,常以此为主诉而就诊,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引发,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是乳腺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液多见于老年妇女,乳汁样液多见于年轻妇女。 综合文献资料,可将乳头溢液的病例分为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伴有以下因素者为高危人群:①患者年龄≥40岁,特别是≥60岁;②血性溢液;③单侧或单导管溢液;④伴发乳房肿物。低危人群:①患者年龄<40岁;②乳汁样、绿色或脓性液;③双侧溢液;④无乳房肿物伴发。 (2)乳头、乳晕改变 正常乳头双侧对称。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时,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回缩到乳晕下。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常伴有瘙痒感。 3.皮肤改变 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①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皮肤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