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煎茶道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煎茶道:唐代煎茶道不同于日本的煎茶道,唐代煎茶道是把茶粉放到锅中煮,而日本的煎茶道是把茶叶冲泡。 一、 ?制茶 1、制茶工序及相关工具? 唐代饼茶制造可归纳为七道工序:采摘、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 ? 1) ? ? 采摘? 籯:又叫蓝,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 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肥壮如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次一等的芽叶(短而瘦小),发生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 ?? 2) ? ? 蒸茶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可使火力集中于锅底。? 锅:用锅口有唇边的,方便加水,不易浪费蒸汽。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可防止泄露蒸汽,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 箅: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 叉:三叉的榖木,用来翻拌蒸好的芽叶,用以散热和防止茶汁的流失。? 采用蒸青法制茶,最主要的要注意“高温短时”,即迅速提高蒸汽温度,仰止茶叶的酶性氧化,为了将温度升高,只能用提高蒸汽气压的方法来解决,蒸具必然要很好的密闭起来。 蒸过的芽叶,含水分高,叶温高,叶汁和芽叶容易黏在一起,必须用叉翻拌,通过散热蒸发水分防止茶汁的流失,并防止茶叶抱团。 ? 3) ? ? 捣茶 杵臼:杵,捣茶的木棒。臼,木头或石头做的中间下陷的茶具 碓:木头、石头制成,一种有支点脚踏的锤子。 蒸后的芽叶用杵臼捣烂。碓是一种木石制成的脚踏锤子,可以代替杵臼但不灵活。 ? 4) ? ? 拍茶 规: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压紧,并成一定的形状),用铁制成,有的圆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状。用来放在檐上制作茶饼。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如用槐树、桑树做,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规,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再做。? 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两根各长三尺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当中用篾织成方眼,好像种菜人用的土筛,用来放置饼茶,使其自然干燥。 拍茶时,檐平铺在乘上,承要保持稳定不要摇晃,规放在檐上,把捣好的茶填进规里,填满后用手压实,紧压一段时间后取出茶饼,这时茶饼就有了形状了,但是还是湿的,所以这时要放到芘莉上自然干燥。 5) ? ? 焙茶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贯: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培。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全干,升到上层。 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饼茶穿洞眼。 朴:又叫鞭,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 饼茶经过拍茶晾干后水分依然很多,后续还要经过烘干。首先用棨给饼茶穿孔,并用朴把饼茶串起来搬运到焙前,解开后在串在贯上,并放在焙上部的棚上烘焙。棚分三层,最开始贯放在最下层,当饼茶半干时贯移到中层,全干时移到上层。所谓的全干并非完全失去水分,只是人感官上的判断,在上层直到完全干燥为止,烘焙才算结束。 ? 6) ? ? 穿茶 穿:江东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峡川用构树皮做成,用来贯串制好的茶饼。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五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不同,磨、扇、弹、钻、缝五字,字形还是按读平声(作动词)的字形,读音却读去声,意思也按读去声的来讲(作名词)。穿字读去声,表示一个单位。 计算饼茶的穿,其重量在唐代的不同地区相差悬殊。江东的范围是从四五两到一斤,而峡中 的范围是从50斤到120斤。两地相差太大,而且峡中的一穿未免太重,难道两地茶饼大小 重量不同?现有三种说法:1、斤为片的误写,120小片的饼茶也相当于1斤(此说法作者我 不认同,唐代是十六两制,1斤为680克,照此说法唐代饼茶一个才5克,未免太小了吧。)。 ?1、 ? ? ?江东为零售,峡中为批发(此种说法作者认为,如果两地饼茶大小重量一样,那么峡中的一穿就算是批发似乎饼茶串的太多吧,除非峡中的饼茶大小重量远大于江东,如此才有可能)。3、江东的茶叶嫩小,峡中的茶叶粗大(此说法作者也认为不妥,就算如此重量如何相差如此之多?)。4、江东是短距离运输,峡中是长途运输(此种说法作者理解同说法2,如果两地规制一样,不大可能,规制不一样有可能,毕竟长途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