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热工
00 绪论-----SCH 教材与教参 教材: 1)《热工理论及应用》,景朝晖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热工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宋长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 主要教参: 1)《热工基础》,唐莉萍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2)《工程热力学》,李笑乐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3)《传热学》,张天孙 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2月第 二版 课程考核办法 一、考核成绩由期终考试和平时考核综合评定。 1、期终理论考试占70%,考试方式为“开+闭”方式,各占期终成绩的50%; 2、平时考核占30%(实验、期中测验、作业和考勤); 二、学生无故旷课达授课课时的三分之一或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或实验课成绩达不到要求者,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必须重修。 本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学时安排(电厂集控运行) 绪 论 本节基本要求 1. 理解能源概念及分类,热能及利用; 2.了解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3.了解热工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分析方法; 4.了解热工基础课程在本专业中的作用。 绪 论 一、能源及热能利用 1、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物质运动有多种形式,能量也有多种形式。 能量的主要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与势能; 热能:物质内部所有微观粒子作各种不规则热运动时的能量。自然界中的能源大都以热能的形式加以利用 其它形式的能量:电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等。 一、能源及热能利用 2、能源:是指为人类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各种能量和动力的物质资源。 如:风能、水能、燃料的化学能、太阳能、电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原子核能等。 能源分类: 1)按能源形成是否经过加工分: 一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 地热能、海洋能等。 二次能源: 电力、煤气、汽油、沼气、氢气、甲醇、酒精等。 能源分类 2)按开发利用的情况: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地热能、 核聚变燃料等。 3)按能否再生: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4)按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等; 非清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3、热能的利用 直接利用:烘干、蒸煮、采暖、溶化等。 间接利用:热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力发电厂中的电能、以及车辆、船舶、飞机等的动力装置). 热动力装置(热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以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整套装置。它主要有燃气(内燃)动力装置和蒸汽(外燃)动力装置两大类。 燃气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蒸汽动力装置:汽轮机、蒸汽机等。 各种能源利用和转换关系 二、近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自1996 年起,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截止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6.22 亿千瓦,2002-2006 年,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1%和13.8%。 供电标准煤耗逐年下降,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煤耗从2002 年的383 克/千瓦时下降到2006 年的366 克/千瓦时;较好地控制了工程造价,火电机组每千瓦造价由2002 年的5000 元下降到2006年底的4000 元左右。 全国近十年新增装机容量 中国近5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增长情况 近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至2006底): 6.22亿KW。其中火电4.84亿KW(占77.82%),水电1.29亿KW(占20.67%),核电701万KW占1.18%,风电和生物质能等占0.41%, 预计 2007年底装机容量将达7亿KW; 2010年装机容量将达9亿KW; 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12.5亿KW 近5年电源结构变化统计表 2006年我国电力装机结构 火电结构 “十六大”以来,火电建设普遍采取了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改造和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战略措施,主要采用单机容量30 万千瓦以上的高参数、高效率、调峰性能好的机组。 2002-2006 年,全国共投运30 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2165 台,装机容量比重由2002 年的41.69%上升到50.44%。 目前,我国已累计开工建设4 个1000MW 级超超临界项目,共计10 台机组。超超临界机组的发电效率比目前主要采用的亚临界机组高出10%,比超临界机组高出6%-8%,可将单位千瓦煤耗降至275 克。 近年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和4万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分布 全国历年平均发电标煤耗变化 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热力发电厂:实现热能转换为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应急救援与疏散培训资料.ppt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精品案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docx VIP
- YonSuite-费控服务初始化指南.pdf VIP
- YonSuite标准解决方案-费控服务方案-Visio版.docx VIP
- 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备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50131-2007 ㊣《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新课标】2022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2套.docx VIP
- 拼多多入驻流程.pptx VIP
- 直升机系统-7王华明-2011-0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