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讲课.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第一编:社会思维  第四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乔纳森.斯威夫特(1738) 本章内容包括: 第一节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第一节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一、归因因果关系: (一)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 霍尔茨沃思.芒罗和雅各布森(1985):已婚人士经常分析自己伴侣的行为,特别是他们的消极行为。婚姻关系不愉快的人常做出“维持痛苦”的解释;愉快的夫妻则通常做出客观的解释。 阿比及合作者(1987):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将女性的亲密行为归结于温柔的性挑逗。 这种错误理解常常引发被女性指控为性骚扰或强奸。在美国,23%的女性报告说她们曾经被强迫进行性行为,而只有 3%的男性报告说他们曾强迫女性与之发生性关系(Laumann others,1994)。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他人、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或者在于个人(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 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案例:马家爵事件 马家爵临刑前写的一封信。 问题 读完他的这封信,你觉得马家爵是一个怎样的人? 莫里斯(1995)的归因研究 他以两个相继出现在美国的类似的悲剧事件为材料进行了归因研究。 一个是一个中国的博士后候选人枪杀了他的导师和几个旁观者;另一个是一个底特律的邮政工人枪杀了他的上司及几个旁观者。 研究结果 1、英文报纸几乎都要都从两个凶手的心理与人格特征方面找原因;中文报纸大多从情境、背景及社会因素上找原因。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对这两个事件的解释分别与英、中文报纸上的解释类似。 2、韦纳的归因理论(1972) 韦纳等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后又对此模型加以扩展。该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因——外因。 2)稳定——不稳定 3)可控制性 韦纳归因理论的优势 韦纳对原因三种维度的区分,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归因结果对人的期望、情绪、动机、自信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3、三维理论(凯利 1967)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 表4-1 利用三种信息进行归因判断的方式 共同反应 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总是表现出这种行为吗? 是 区别性 外部归因←是 ←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否→内部归因 (归因于情境) (归因于性格) 是 一致性 ↖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举例:教授A批评学生B 1、一致性高(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B),一贯性也高(教授A总是批评学生B),特异性也高(教授A不批评其队学生)。此时应归因于学生B。 4、反常条件关注模型(希尔顿 1986) 一个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有稂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需已有知识的帮助;在与行为、事件的发生有关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它。 反常条件关注模型的优点 1、它要求归因者利用一种信息只做一种归因,不像三维理论那么复杂。 2、它还强调行为原因的多种可能性及归因者已有知识的作用。 5、顺序阶段模型(吉尔伯特 1988) 该模型把整个归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行为的分类,这一阶段是自动进行的。 2)自动的特质归因,即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把此行为与相应的人格特质联系起来。 3)校正,即利用当时的情境因素来调整最初的特质归因。 1)琼斯和戴维斯(1965):提出“对应推论理论”,即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目的和意图。不寻常的行为能让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