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工艺条件研究.doc
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工艺条件的研究
豆制品废水是一种典型高浓度有机废水。目前多采用厌氧进行处理[1],但厌氧处理水力停留时间长、设备耗资大、管理要求高、且伴随异味的产生。目前国内许多豆制品加工厂规模小,基本上是以作坊为主,分布广,给收集和处理这类废水带来困难,近20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序批式活性污泥 (SBR) 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废水[2],因此采用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比较合适。本文重点探讨SBR工艺用于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可行性及主要技术参数,考察各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为SBR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工艺技术依据。
1 实验材料、装置及方法
1.1 实验装置
SBR反应系统如图1所示。反应器直径40 cm, 高220 cm,有效容积为230 L。反应器上部设计为圆柱形,底部为圆锥形,圆锥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放剩余污泥,反应器底部布置下部开孔的小气泡扩散器穿孔管,这样不易发生堵塞且利于气液充分混合接触,促进了氧的传递;采用下部进水,为使均匀布水且减小进水时水的扰动,采用水平方向开孔的穿孔管布水器,不设滗水器,采用进水顶出水的排水方式,在SBR池顶部设置齿型溢流堰排水。用水泵进水,液体流量计控制进水流量,采用空压机鼓风曝气,转子流量计调节曝气量。
1.2 实验材料
试验用废水均取自某豆腐厂的压豆腐废水,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其COD值在35000~50000 mg/L之间。为便于试验研究,采用在实际废水中加一定量自来水,配成所需的进水浓度。试验采用进水顶出水的排水方式,进水和排水同时进行,反应结束后沉淀2h,然后排水(进水)、闲置、进入下一个周期。
1.3 分析方法
各水质指标和污泥性能指标均按常规标准方法测定[3]。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图1SBR反应装置图
活性污泥取自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经PAM脱水处理之后的干污泥,将其投入SBR 池中,加入部分豆制品废水,补充清水至预定水位,采用加入工业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补充碳源,加入磷酸二氢钾作为磷源,加入尿素作为补充氮源,按照进水浓度和池水量及公式(BOD5∶N∶P=100∶5∶1)计算,加入营养液,闷曝气两天后沉淀2 h,然后,每天进水一次,以不同浓度的进水负荷对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在培养驯化期间,通过测定溶解氧保证SBR 反应池内溶解氧充足(2.0 mg/L),水温始终维持在17℃~22℃,通过投加碳酸钠使混合液pH保持在6.5~8.5之间。经过20多d的培养驯化,污泥颜色逐渐由黑色变成黄褐色,沉降性能良好,SV30为25%~40%,SVI为70~90,出水COD 小于100 mg/L,通过镜检发现污泥成分以菌胶团占优势,并且出现小口钟虫、轮虫、枝虫和漫游虫等。表明污泥已基本驯化成熟。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用豆制品废水驯化活性污泥的结果
2.2 最佳排水方式的确定
目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的,如沿池不同深度设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阀门多,操作不灵活,出水水质差,浮动式和旋转式排水装置(滗水器)虽排水效果好,但价格昂贵,并不是一般小型污水处理厂所能承受的,而如果采用下进水顶出水的排水方式,不仅节省投资,而且使SBR工艺的进水和排水两个过程同时进行,节约了工作时间,使SBR的工作周期缩短。如表3所示采用进水顶出水的排水方式进行排水,当进水速率为120 L/h时,COD波动很大,这是因为流速太大池底污泥受到扰动上浮所致;但是当进水流速为100 L/h 时,进水顶出3/5 V(即138 L)出水时,效果并不理想;当进水速率为80 L/h时,COD波动较小,出水较稳定,所以选择80 L/h作为进水速率。在此流速下,用进水顶出3/5 V的出水时,效果较好,出水COD不受影响,所以选择104 min作为最佳排水时间。
表1用进水顶出水的排水方式的实验结果
取样时间 80 L/h 100 L/h 120 L/h COD 排水时间(min) COD 排水时间(min) COD 排水时间(min) 沉淀结束
出水1/3V
出水1/2V
出水3/5V
出水2/3V 90
90
95
98
113 —
57
86
104
115 94
98
107
115
138 —
57
86
104
115 67
86
119
132
185 —
57
86
104
115 2.3 曝气时间对COD去除的影响
最佳曝气时间的确定,既要保证COD、BOD5的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也要兼顾经济节能,因为曝气能源的消耗一般约占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能源总需求的50%以上[5],曝气过程有效的运行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曝气的主要作用是充氧、搅动和混合。充氧的目的是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YMO青少年数学思维27届1-6年级全国总决赛试卷.pdf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预习单知识要点梳理.pdf
- 2024-2025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指数与指数函数(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8版英文教学课件robbinsjudge_ob18_inppt_04.pptx
- 2024年中考英语热点阅读练习专题2 科学技术(含解析) .pdf VIP
- 质量部QC组年度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规划(PPT59页) .ppt
- WPS表格初级试题含答案.doc
- 2024年中考英语时文阅读06(科技与体育).doc VIP
- 2023年内蒙古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