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貌实习一
一)山麓洪积扇 1.洪积扇调查的内容 1)洪积扇形态。测量洪积扇的坡度,从扇顶到扇缘的长度。洪积扇前缘经常有地下水出露或地下水水位较高,居民点常选择在这里。有些地区根据地形图上居民点的分布便可确定洪积扇前缘的位置。洪积扇的长度在干旱地区非常大,有时可达几十公里。 2)洪积扇物质组成。洪积扇组成物质从扇顶向边缘变细。洪积物一般由砂砾层和亚砂土层互层组成,向扇顶方向砾石层变多,向扇缘方向亚砂、亚粘土增多。应观察和描述洪积扇不同部分物质组成、分选、磨圆情况。 3)洪积扇的切割和变形。洪积扇受构造运动的影响,经常出现切割变形等情况。正常洪积扇大多为半圆形的扇体,当山体沿断层间歇性抬升时,洪积扇被切割、破坏并形成新的洪积扇。新洪积扇顶端与老洪积扇一致,老洪积扇被抬升形成洪积台地。当构造抬升的部位发生变化时,常可形成串珠状洪积扇或其他变形的洪积扇。它们是说明山麓地带构造运动形式的良好证据。 4)洪积扇与其他地貌类型的组合。在平原地区洪积扇前缘过渡为河流沉积,在地貌形态上没有明显的转折。当洪积扇发育在湖泊边缘时,洪积扇与湖水相接触,前缘的洪积物被改造成为湖相沉积。由于洪积物堆积速度快,湖水的改造作用有限,于是形成分选磨圆都较差的湖滨相沉积,一时难于辨认。向湖泊方向追索这些沉积物,可以发现它们相变为典型的湖相沉积。 5)洪积扇前缘的自然条件。洪积扇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地貌类型,这里自然条件较差,地下水缺乏。而洪积扇前缘常常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注意对洪积扇前缘自然条件的调查,确定地下水位高度,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例如甘肃敦煌是干旱区中的绿洲,农业发达,实际上它位于洪积扇的前缘地带。 对上述内容进行充分调查后,要针对下面的问题做出总结:1) 洪积扇发育的规模与调查区气候条件的关系;2) 洪积扇变形与构造运动的关系;3) 洪积扇的水文条件及利用价值;4) 洪积扇与其他地貌类型的相变关系;5) 洪积扇所反映的山麓地带地貌发育历史。 2.洪积扇分析 对洪积扇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内容。它不仅可以定量地描述洪积扇的形态特征,.而且对比同期不同地区洪积扇的形态指标,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洪积扇的形态指标上的差别,会得到气候地貌学上某些有价值的定量或半定量结论。洪积扇量计分析,包括常见的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与洪积扇发育有关的量计分析,就是面积比分析;二是洪积扇形态量计分析,它又包含上凸度与下凹度分析。 1)面积比分析 洪积扇面积比分析,指的是洪积扇平面面积与侵蚀区流域面积的比值的分析。这个比值并不是恒定的常数,它因时因地都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决定洪积扇发育的那些因素,或是这些因素综合体现出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因此,面积比分析可以提供古地理环境分析的洪积扇指标。进行面积比分析,最好是任够掌握众多典型单个洪积扇的数据。为此,对欲分析的洪积扇应进行必要的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五方面。A.在地形图上,洪积扇具有一定规模且轮廓清楚而典型。B.洪积扇在发育过程中未受除山麓以外的任何旁侧地形的约束与影响。洪积扇形成以后,又未受后期破坏与改造,或受后期破坏与改造的程度很小。总之,对所选择的洪积扇的要求是:形态典型、轮廓完整或易于恢复原始平面轮廓。C.若为两期洪积扇叠置在一起,那么晚期洪积扇不能把早期洪积扇的平面轮廓遮掩了,也就是早晚两期洪积扇的扇顶可以叠置,而扇的轴线长度必须是早期的长于晚期的。D.洪积扇的侵蚀区只有一个。穿过盆地再进入山地的河流,其出山后所形成的山麓洪积扇,它的侵蚀区是复式的,不适宜作为洪积扇面积比分析的对象。E.对己选择用作面积比分析的洪积扇的物质组成,不要求有具体的准确了解,却必须有轮廓性的了解。以上要求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为了积累数据和准确地说明规律,这些条件是应当满足的。 计算洪积扇面积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首先,在地形图上标绘两期洪积扇的平面轮廓线,以及洪积扇上游方向的侵蚀区的流域分水界线。接着,用求积仪分别求出洪积扇侵蚀区的流域面积S D,早期洪积扇平面面积S Pl,晚期洪积扇平面面积S P2。最后,分别计算并求出面积比R1和R2的值,即: R1=SP1/SD, R2=SP2/SD 这里需要说明,洪积扇往往是成群体出现,这时圈绘洪积扇群体边界,和相应的流域边界,分别量出SP、SD值,便可取得平均的R值来。在取得R1和R2数值的前提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由于供应洪积扇物质的侵蚀区域,其平面面积SD没发生变化,所以造成同出一个流域的两期洪积扇的R1,R2数值的变化,完全是SP发生变化的结果。为何造成SP大小的先后变化呢?是气候原因还是新构造原因呢?它与侵蚀区的水土流失存在什么关系等等。这些应当是分析与讨论的主要内容。 2)下凹度与上凸度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