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5.9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解读】作者指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并指出这些特点的产生是基于中国国情: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 【原创例证】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 ) A.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充分重视 B.对腐败问题的充分重视 C.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充分重视 D.开始了新时期政治体制的改革 【解析】选C。“依法治国”的主题体现了法制化的特点,故选C。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体现不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排除。D与史实不符,排除。 【观点】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约瑟夫·奈 【解读】本段材料是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对中国现代民主方式的评论。(1)作者认为中国的民主方式是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特殊的民主模式。政治体制与其国情相适应。(2)中国的民主方式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重难点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史料探究】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等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 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1981年9月) 【探究】材料反映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什么理论? 提示:(1)思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理论:“一国两制”。 2.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2012·天津文综·T6改造)“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探究】完成民族独立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澳门成功回归的其他因素。 提示:根本保证:中国国力的强大。其他因素:(1)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供了可行的方案。(2)法律依据:中葡联合声明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群众基础:澳门同胞渴望回归。(4)实践基础:香港的成功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两党共同认识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积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 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探究】材料中的“九二共识”体现了什么原则?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是什么? 提示:(1)原则: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史论总结】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是“一国两制”的基础。 2.“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名师指津】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表现 (1)机构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性质。 (2)内容上,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确立的各项原则为1954年宪法奠定了基础。 (2)职能转换: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变为_________和民主监督。 (3)继续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产党同各民 主党派长期共存,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方针。——毛泽东) 政治协商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 _____》,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意义: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