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高考政治哲学选择题.doc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著名词句。该句极尽豪迈奔放之美,同时又深刻地诠释了“风流人物”的历史归宿。这告诉我们:
B.“风流人物”虽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终被历史遗忘
C.“风流人物”虽对整个人类做出重要业绩,但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客观性
2、“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数风流人物”在毛泽东笔下均“俱往矣”,而新的时代呼唤“今朝”的“风流人物”。这种历史观体现了:A.“风流人物”均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C.“风流人物”脱离特定社会条件,便失去其人生价值
D.“风流人物”需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3.一个女孩给我打电话说:“你过来吧,我家没人。”于是我去了,她家的确一个人都没有。材料中的“我”的错误在于:A.把整体误解为部分 B.把矛盾的普遍性误解为特殊性
4、“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告诉我们:
C.认识需要不断深、扩展和推移 D.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5、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的这种时间观说明: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 D.矛盾就是一分为二
6、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主要是说:
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D.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7、“人生万物,万物生和!”在大千世界的轮回变幻中无论是生命的哲学还是生存的伦理都互通有无,我国伟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哲学视点在文学意境中的反应分为两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强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谓之“有我之境”;情感比较含畜,不动声色的意境为“无我之境”)下列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极致共鸣的是:
A.①②???? ? B.①③???? ???????C.②③?????????? ??? D.②④
8、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9、下列说法和“木桶原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C.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成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启示我们: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1、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启示我们:
C对立统一是是事物的普遍规律 D.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1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④ ???? 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14、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两种观点:
B.都是错误的,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C.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只是就内外因的一方面而立论
15、《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C.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具有先行后续的属性
D.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选择性?
16、《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1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2004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pdf VIP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x
- 回收、暂存、中转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电路与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汽车电气装调工赛项)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 202305.pdf
- 东华大学819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真题.pdf
- 精品推荐企业财务制度通用版汇总.docx
- 2016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1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