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空间剖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流空间学(10) 授课教师:姜旭 电子邮件:jiangxu100@ 上周回顾 一、“大推进”理论 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 理论核心: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实现路径: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工业→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工业化。 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纳克斯 理论核心: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 实现路径: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定高度,人均收入增长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突破低收入所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 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大部分收入 用于消费→储蓄水平低→资本形成不足→生 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 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 收入”恶性循环。 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 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购买力低消费能力→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产出→低收入 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三、非平衡增长理论 1958年、赫尔希曼 理论核心:增长和发展过程,本质是不平 衡的。发展中地区资源的稀缺性,若实行一 揽子投资,资本稀缺这一瓶颈无法突破,也 无法实现平衡增长,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有选 择性地投入到关联度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产 业、发展主导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内容:发展的路程如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产业通向其他产业。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板的推进形式,从一种不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途径:有限的资源在社会公共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某种替代性,这就会产生两种不平衡增长的途径: 一是“短缺的发展”,首先增加直接生产投资,这会引起社会公共资本的短缺,随着直接生产成本的增加,迫使投资向社会公共资本转移,以取得二者的平衡,随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一轮的不平衡增长过程。 二是“过剩的发展”,首先增加对社会公共资本的投资,这会降低直接生产投资的成本,从而促使投资转向直接生产资本,当二者达到平衡后将重复下一个不平衡的增长过程。 四、“起飞”理论 1960年、罗斯托 罗斯托提出了历史发展的直线模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需要经历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强调了物质资本积累和确立主导产业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作用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发展战略。 只有重视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经济增长。 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1944年、缪尔达尔 发展快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循环累积,因而发展得更快。 发展慢的区域,竞争劣势的循环累积,因而发展得更慢。 发挥发达地区带头作用,刺激落后地区发展 “回流效应”、“扩散效应”。 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 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 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六、增长极理论 1957年、佩鲁 理论观点: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方,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等,以不同强度在空间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佩鲁将它称作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推动性产业”和“增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