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提取物抗胃溃疡作用实验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鹳草提取物抗胃溃疡作用实验研究”解析 谢宇璐(湖南中医药大学 13级药物制剂一班) “老鹳草提取物抗胃溃疡作用实验研究”一文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月第三十二卷第一期,作者李祎,刘利民,李超,王严,张旭,李洋等。该文采用大鼠幽门结扎型、醋酸灼伤型、乙醇诱导型及吲哚美辛药物引导型胃溃疡模型,观察了老鹳草提取物对胃溃疡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老鹳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乙酸灼伤型胃溃疡、乙醇及吲哚美辛诱导胃溃疡模型溃疡指数,老鹳草提取物能抑制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文解析如下。 与该文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溃疡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stric ulcer)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1]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已感染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广泛的调查显示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Hp检出率在30%~80%,存在很大差异。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农村人群高于城市,这又与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密切关系。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显示,1 237例Hp的总感染率在49%,男性和女性并无明显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之间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证明胃癌高发区不仅与该地区人群中Hp感染率高有关,还与人群中Hp的早发感染有关。感染Hp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而且Hp的感染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也与本次的调查结果相符,因此及早发现Hp的感染和正确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流行病学资料: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最为密切,95%的十二指肠溃疡以及7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几项队列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一生中患溃疡病的风险是阴性者的3~10倍[2]。 病因和病机 中医认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胃溃疡的发生:机体感受外邪,如寒、热、湿诸邪,均可导致胃脘气滞,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言:“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饮食不节,饱饥失常,胃被伤,气机壅滞,使胃失和降,饮食偏嗜,辛辣无度,肥甘厚味,过度饮酒,则蕴生湿热,伤脾碍胃,胃气不畅,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痛疼。”情志异常,损伤肝脾,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进而导致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如《沈氏尊生书·胃痛》言:“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滞日久或者久痛入络,可致血瘀胃络,“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脾胃,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失畅,或者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胃痛。本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但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多因情志、饮食、寒邪等诱发,初起在气,多为气滞;久病在血,可以兼见血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病性属于本虚标实。郁热内蕴,迫血妄行,或者中阳虚弱,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可以发生呕血便血;气滞血瘀,邪毒郁结于胃变为胃癌。 胃溃疡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周期性、节律性疼痛的特 点,在临床工作中因为发病的原因、证型的不同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具体介绍如下。(1)肝胃不和证:胃脘部位周期性、节律性胀满疼痛,痛引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者加重,嗳气,反酸,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2)脾胃虚寒证:胃脘部位周期性、节律性隐隐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缓。(3)胃阴不足证:胃脘部位周期性、节律性隐隐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纳差,干呕,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4)肝胃郁热证:胃脘部位灼热疼痛,胸胁胀满,反酸,具有 周期性的特点,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 弦数。(5)胃络瘀阻证:周期性发生如刺般胃痛,疼痛部位比较固 定,肢冷,汗出,有呕血和(或)黑便,舌质紫暗或者有瘀斑,脉 涩[3]。 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遗传因素、胃运动异常、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均可导致胃黏膜损伤,使保护机制与损伤机制失去平衡而发生此病。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于很多因素有关,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保护因子和损伤因子。前者包括胃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HCO3-、和前列腺素。后者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hp)。在正常情况下,两种欧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消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