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 李冬梅)
必修模块与初中之衔接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内涵。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内容相接触。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
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内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内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中通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内容。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内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第二种:
对于不同模块之间相关或产生重复的内容按照难度层次进行分解以减少或避免重复。因为标准中主要涉及基础部分与各选修模块的相关与接触,所以,分解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的,即相互接触的内容,在基础部分中只作简单的介绍或提及,在选修模块中则进行相对深入和系统的探讨。通过难度上的分解,有效“解决”了内容的相互交叠问题,同时,基础部分向学生提供的初浅提示有可能引发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产生深入探究的渴望,这些又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继续学习相关模块做好心理准备。浅、深分解法在以下几个位置的表现较有代表性。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人工智能初步”
“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处理部分,沿着技术发展趋向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在信息技术基础中,仅仅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过程中进行初步体验,形成感性认识。如:“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活动建议如:“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讨论机器翻译的优缺点”,及“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通过寻找其‘谈话’的破绽,讨论当前使用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局限性”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浅层的要求,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基本不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基础。
“人工智能初步”中,则系统选择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单从语言的角度比较,基础部分只是建议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对话,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本模块则要求掌握人工智能语言这一基本工具的主要特征及简单应用方法,对语言的要求提高到简单开发层面。如:“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知道人工智能语言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并能够上机调试、执行相应的程序”。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与“数据管理技术”
将“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资源管理”部分与“数据管理技术”的内容标准进行对照,即可发现:在应用层面,基础部分要求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目的是为了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数据管理技术”要求学会使用专业数据库,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测量技术(第5版)全套PPT课件.pptx
- QGDW 1152.2-2014-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第2部分:直流系统.pdf VIP
- 中小学学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8).docx VIP
- J-T-G- 5120-202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20CJ95-1:装配式保温楼地面建筑构造——FD干式地暖系统.pdf VIP
- 3 电子银行_纵横商务汉语 中级阅读2.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二氧化碳气瓶瓶阀爆破片爆破浅析 .docx VIP
- 隧道二衬施工缝缺陷处理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