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推荐哲学书目50种及简略说明.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K兄的要求,去年秋天我曾给一位不认识的朋友开过一个供其选读的哲学书目。原书目为35种,春节这两天没什么其他要事,所以我专门花了点时间把原来的书目改加为50种,大致分为8类。需要作出说明的是: 先说“哲学”:“哲学”是日本人反哺到中国来的词,葛兆光诸先生对“哲学史”之类的词很有意见,就主张并实践成了“思想史”。我认为还是兼顾“尊重传统”和“东、西结合”比较好,模棱两可更好。削足适履固然难受,可穿着过大的鞋依然行走不便啊,所以,暂且这么用吧。 推荐对象:对哲学相当有兴趣且已养成读书习惯的中国内地成年人,Ta一般没有在哲学系里混迹数年的经历,汉语文知识还过得去,尚未精通数门外语,然后有意或无意地看到了我这个可有可无的帖子。 选书理由:书的版本新,便于购买或借阅,我绝对不会为难人,让谁去买明清刻印的子书善本;书的作者或编译、校释者大都活着(75%以上),便于直接问学,读者有惑,可以向他们提问以求开惑,读者有得,也可以跟他们叫板以求回应;书目的数量相对较少,可选读而非必读,不会有什么压力。本人非哲学科班出身,然而准哲学的宗教学专业读书经历,使我对宗教与哲学的亲密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所列书目略为偏向“宗教哲学”(这个词也有问题,以后再说)。说实话,所列的50种书,我自己已购藏的也只是刚过一半,有的则是其它版本,还有的是朋友送的,比如无住亲自送来的《柏拉图全集》(四卷本),弥安寄赠的《论可能生活》,不过今年我会购齐的,请读者诸君不要笑话我乱开方子。据我的保守估计,国内专门吃这行饭的哲学系教员中,购齐如下50种书的也十无其一,所以也请读者诸君不要妄自菲薄。 关于分类:为了读者选读的方便,大致分8类,其中两类再依时空之别略作二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兴趣或要求从中选择;分类依据,不用深究,我招就是了——依对偶思维和“对待关系”,说“东、西哲学”妥,说“中、西哲学”不妥,而且问题大大的有,说实话,包括当今中国的许多声名显赫的“业界人士”(主要指哲学界)在内,大家都有回头补一补传统蒙学课的必要,尤其是《声律启蒙》(点击书名即可看到全文),读了它就明白“中、西哲学”一词的毛病了。此外,缘于习惯,先列中国哲学;碍于语文,全为汉字作品;依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或“切问而近思”的进学次第,多选中国学者写的著作,而且现当代还单分两类(概论和专著),推荐第8类,正是为了增进读者的兴趣,为“爱智慧”而书写的词约意丰的随笔短文,无论古今,都难能可贵。 一点要求:所推荐的书,我不强求也没资格要求谁去“必读”,但建议至少每一类都选读一本,也就是10种,这样的阅读量,在一两年内抽空读完应该不成问题吧?依个人阅读经历和偏爱,我的参考方案之一已用蓝色字标明。 推荐书目如下:? 一、中国哲学原著(含选辑、编译、或校释): ①.玄奘(编译).成唯识论校释.韩廷杰 校释.商务印书馆.2004. ②.翁虚,明空(注释).金刚经今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旧版本都可以) ③.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辽海出版社.1998. ④.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⑤.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新旧版本都可以) 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新旧版本都可以) 二、中国哲学史(总论专门史):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涂又光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版本也可以)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三、中国以外的东方哲学原著及哲学史(含选辑、编译): ①.姚卫群(编译).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 商务印书馆.2003 ②.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海古籍.2006 ③.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陈应年 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2 ④.朱谦之.日本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2 ⑤.穆萨·穆萨威.阿拉伯哲学.张文建,王培文 译.商务印书馆.1997 ⑥.王家瑛.伊斯兰文化哲学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四、西方哲学原著(含选辑、编译):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新旧版本都可以). ②.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 ③.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邓晓芒 译.人民出版社.2004. 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 译.商务印书馆.2002. ⑤.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王庆节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⑦.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 译.人民出版社.2007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