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工程及案例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地生态工程及案例分析 ——主讲人:于晓文、王彩霞、唐永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它具有稳定环境、物种基因保护及资源利用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生物基因库和人类摇篮。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人类对湿地认识的不足,导致湿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湿地面积不断缩减,湿地功能大大衰退。恢复和重建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作用和功能,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生态工程作为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总纲 一、湿地生态工程的概述 二、湿地生态工程模式 三、案例分析 湿地生态工程概述 一、湿地 二、湿地生态系统 三、湿地生态工程 湿地 1、定义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中的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域。 我国学者将湿地定义为:陆缘为含60%以上湿地植物的植被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m的水路缓冲区。 2、分类 根据《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 (1)天然湿地 包括海洋/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 (2)人工湿地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湿地分为以下五大类: (1)浅海水域及海岸湿地; (2)河流湿地; (3)湖泊湿地; (4)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 (5)人工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 一、定义: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二、功能 1、湿地的水资源功能 (1)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2)作为集水区内地质较低的另一块湿地的水源; (3)补充地下水。 2、湿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 (1)洪水控制; (2)防止盐水侵入; (3)防风护堤。 3、地球之肾 (1)滞留和降解污染物; (2)吸纳多余的营养物; (3)湿地的碳库作用。 4、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1)生物多样性保护; (2)基因保存库。 5、湿地的天然产品 (1)直接来源于湿地; (2)间接来源于湿地。 6、湿地的社会功能 生态效益 水生动植物生存繁殖场所 调节气候 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防风护堤 降解污染物及碳库作用 经济效益 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 提供工业资源及矿物资源 能源和航运 社会效益 旅游观光 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生态工程 1、定义 湿地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湿地进行保护、构建、恢复和调整,以达到湿地正常功能的运行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 湿地生态工程包括自然湿地恢复和人工湿地构建。 2、设计的基本原则 (1)适用性和复合性原则 (2)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3)地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4)生态美学原则 3、设计的理论基础 (1)次生演替理论 次生演替理论认为,只要将受损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恢复至受损前的状态,该系统的植被(乃至整个生物群落)便可以循序的按照一定演替轨迹自动向前发展,直至恢复至受损前水平。 (2)自我设计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无论目前生物的种类如何,随着时间的进程,湿地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组织自己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环境将决定植物的存活及其分布位置。 (3)入侵理论 湿地恢复过程中生物入侵时明显的。该理论只要讨论外来种或非湿地种对湿地植被的影响,可用于解释和描述目标种、非目标种和外来种对受损湿地中的定居和扩散等。 (4)水文理论 该理论认为沿着河流不同宽度或长度其结构或功能会发生变化。 (5)边缘效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种生境交汇的地方由于异质性高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高。 湿地生态工程模式 一、湿地养殖模式 ——三井平原沼泽区“稻-苇-鱼” 二、湿地种养结合模式 三、湿地生态旅游模式 ——香港米埔湿地公园 四、湿地污染净化方面的利用模式 ——玉溪市九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三江平原沼泽区“稻-苇-鱼” 1、背景介绍 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外七星河中游右岸原始沼泽区,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各类摺泽面积近2万公顷。 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及其资源特点,本着人与环境共生共建的景观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本区对沼泽地种水稻,培育高产芦苇,建池养鱼较为有利,为此建立了“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 2、内容介绍 “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