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特色题(上课用)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专题 1、熟悉高考关于表达特色的考查题型; 2、分辨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 3、通过活动明确答题思考方向; 4、规范答案。 活动目的: 江苏卷在“鉴赏表达特色”命题上的几个特点: ①鉴赏表达特色题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必考点; ②命题角度有两点: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文章的艺术表达特色; ③鉴赏要求多角度切入,往往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的同时切入分析,分析时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④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考点解读: 1、理论储备: 基础理论: 表达特色 修辞手法 (狭义的)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语言艺术 ①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②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联想、想象、象征、白描、抑扬、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 ③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④语言艺术(词语选用、句式选用、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语言之美) 2、审题点拨: 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⑵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划线语段作赏析。 ⑶这三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说明其效果。 ⑷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⑸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画线文字进行赏析。 ⑹请分析文中划线语段的表达特色。 ⑺请简要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题例一: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2010安徽《董师傅游湖》)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 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 斗艳的勃勃生机。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题例二: 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周涛《亲爱的麦子》 (2)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5分)? 答:本段采用了联想、想象(1分)、拟人(1分)等手法描写麦子被磨碾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麦子遭遇的同情和忧愤(1分),同时发出了人同样被现实生活挤磨的感慨(1分)。语言诗化、优美,富有意蕴 (1分) 。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题例三: ⑥我在莲的身旁驻足流连,轻轻地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曹艳春《荡里莲花》) (3)文章主要用第三人称,第六段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4分) 答:“我……柔柔地告诉她”,下文写“我”跟莲花的直接对话内容,所以改为第二人称。(1分) 好处:将莲花人格化,拉近与莲花的距离,(1分)更有亲切感,便于面对面的(1分)倾诉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赞美的强烈感情。(1分)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题例四: 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英尺,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株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 ——(梁实秋《哀枫树》) (4)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①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4分) ③长短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