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 播放《感恩的心》 同学们,大家好!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以百善之首的“孝”为主题来具体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 那谈到“孝”,势必要谈及作为中国孝文化之源的儒家传统孝文化,不知大家对此是否有所了解,或者换句话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认为怎么样才是“孝”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七嘴八舌谈“孝”(PPT:七嘴八舌谈“孝”) (生):尊敬父母;父母命,不可违(父母话要听);多陪父母聊天;父母老了就要赡养父母;…… 何谓“赡养”?既要物质的,同时也要情感的;的确,对于父母的“孝顺”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还要有情感的投入。这孔子就曾说过,仅给父母饭吃、房子住,这不是“孝”,为什么呢?他说因为你家里养了小狗或是小马,你同样也会给它们东西吃,给它们地方住,那么养父母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们要在赡养父母上更要放一颗感恩的心在里面。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在座的我们,甚至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这些都是我们儒家孝文化中所宣扬的,可见我们在思想上已经受到了儒家“孝”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说到不如做到,在这方面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大家看这幅图片《亲尝汤药》,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典故是否熟悉?话说汉文帝刘恒他是个孝子,而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我们都知道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汉文帝却是三年如一日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病床边,并且每次服用汤药,他都要先尝过之后才放心的给母亲吃。看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未必是对的!(PPT) 再回到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孝老爱亲的人,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这么一档节目《感动中国》,前段时间经全国人民的推荐、投票,节目评出了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其中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什么是孝,这就是: 刘霆,不知道大家对他的事迹是否有所了解? 浙江湖州双林人,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刘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   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得浙江林学院同意后,毅然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   他经常是每天课一上完,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治疗。(PPT) 大家想一想,无论是帝王刘恒还是普通人刘霆,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孝”心在里面,能否长期的坚持下来呢?所以我们说“孝”是建立稳固家庭的粘合剂,而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家稳固社会才有可能和谐,所以我们也说“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PPT) 那么依这样来说,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在现在看来是不是就是完美的了呢? (生):不是。 是不是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审视一下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能不能从这些它所宣扬的思想中有所新发现?或者说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太适应的? (生):“父母命,不可违” 的确,也就是因为这一条造就了历史上无数的人间悲剧。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一首词《钗头凤》,这是谁写的?为谁而写?为什么要写这么悲凉的词呢? 就是因为一句“父母命,不可违”,结果三尺男儿在封建的愚孝思想下屈服了,从此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男另娶,女另嫁,最后女子郁郁而终。 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命”呢? (生):“命”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命就要听,错误的可以不听。有就是我们所说的,具体命令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但是我在与你们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也就是一般来说,你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感觉父母与你们有代沟,所以认为他们的话总是错误的。有没有这种事情? 那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我们借用一句俗话,叫:“经一事,长一智”,那你们认为你们和父母谁经历的事情多呢?所以时常我们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此外,可能大家还知道儒家“孝”强调父母亲死后子女要为之“守孝三年”,何为守孝呢? 规定如下:三日内不得进食,三日后虽然恢复进食,但只许早晚喝少量稀粥,百日以后至一年以内只能加食蔬菜清水,周年以后可以吃水果,两周年以后才能在粥菜内加上调料酱醋。 住宿条件是这样的:出殡之前,孝子要住在室外临时搭建的茅棚里,而且该茅棚必须达到“难蔽风雨”的水准,睡时身下用草垫为席,头下用土块为枕,合衣而卧。出殡后,可以改用席子枕头,但是仍然得住茅棚。两周年以后,可以住回室内,但仍不可睡上正经的床铺。三周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睡眠条件(PPT) 那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守孝三年”这种孝道的? (生):(从个人来说)这种做法白白浪费了三年光阴,严重影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