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维电极体系中苯酚降解效率影响因素地研究.doc
三维电极体系中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立章1*,乔启成1,傅剑锋2,王哲晓1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徐州 2210082.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南京 210096三维电极法用于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报道较多,但并未充分在理论上阐述其影响方式及机理。采用自制的实验室小试电化学反应器对含酚自配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体系中苯酚降解遵循一级反应模式;通过电流效率的核算确定60 min作为最佳反应时间,得到的苯酚去除率为64.3%,吨水处理能耗为14.29 kW·h·t-1,实际电流效率与理论电流效率相等为0.68。对体系进水控制不同的苯酚起始质量浓度,当反应时间不变时,实际试验结果与法拉第定律一致,即电流密度与去除的污染物的量以及COD去除率与电量和进水质量浓度的比值均呈线性关系;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量能够采用式[?OH]=0.1218×EC0进行计算。采用最佳反应时间t=60 min、电流密度I=20 A,在苯酚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改变极板间距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电压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降低,最佳极板间距为0.21 m时可获得最大去除率为78.5%,体系的启动电压为0.25 V。 三维电极羟基自由基反应时间起始质量浓度启动电压中图分类号:X703.1TQ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0850-05 苯酚在工业废水中分布广泛并且在环境中易于积累,对人类的健康影响较大[1-8]。根据现有的研究水平,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汽提与蒸馏、吸附、萃取、离子交换、氧化(臭氧、Fenton试剂、氯气等)以及生化处理[9]。近年来,采用新型的高级氧化法——三维电极进行水处理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10-12]。三维电极具有耐腐蚀、复用率高、性能稳定、再生简单、催化性能高等优点;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具有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快速氧化有机污染物[13-14]。三维电极法能够彻底氧化有机物,不易产生有毒中间产物;应用三维电极法进行苯酚废水处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影响三维电极处理效果因素较多,包括反应温度、pH值、电流、电压、极板间距以及苯酚起始质量浓度等;本文只研究反应时间、起始质量浓度和极板间距对苯酚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际电流效率和理论电流效率的对比确定最佳反应时间找出苯酚质量浓度、去除率和体系中羟基自由基产生浓度之间的关系,确立极板间距对体系作用电压的影响关联式同时确定最佳极板间距的选择模式。关于本研究内容国内外报道较少,并未充分在理论上阐述其影响方式及机理,本文在这些方面尤其在最佳极板间距选择方法上给以理论论证。 试验装置采用有机玻璃无隔膜三维电极反应器(见图1),有效反应区尺寸为20×20 cm×35 cm。极板大小为20×35 cm,材质为Ti镀SnO2,镀层厚度为3 μm[15],极板间距可调。反应器内充填活性炭型号为GWB20,使用前在清水中煮沸以排除气泡及杂质,填充高度为35 cm。直流电源型号为WWL-LDX,调压范围为035 V,输出电流在030 A之间。通过水浴循环保持反应温度为25 ℃[16]。 图1 三维电极反应器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ree-dimensional-electrode 1.2 活性炭预处理 为了保证在反应过程中只有电极的氧化起作用需要对反应器中的活性炭进行预处理。方法如下:在苯酚质量浓度500 mg·L-1,pH值7.1、反应时间t=60 min、极板间距5 cm、电压10 V的条件下进行静态试验。以处理每一容器水作为一个周期,得到了处理效果与运行周期的关系,见图2。 Fig. 2 Relation between run period and phenol removal rate for pre-treatment of activated carbon in TDE reactor 由图2可以看出,运行周期较小时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当运行周期增大时处理效果随着降低直至最终的稳定。产生如此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在反应开始时,苯酚被氧化速率小于活性炭吸附速率,在活性炭中产生苯酚的累积;随着运行周期的增多,氧化速率与吸附速率达到动态平衡,处理效果趋于稳定。经过处理以后的活性炭与电极组成三维电极反应器。 图4 反应进程中实际与理论电流效率的对比 Fig. 4 Contrast of factual and theoretical current efficiency during electrode process 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回流法[17];苯酚质量浓度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直接光度法在吸光度为510 nm时测定[18]。 COD用于计算电流效率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