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教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公开课教案

编辑 蔡晶晶 授课时间 2013年 3 月 7 日 课时 1 课题 登高 课型 公开课 教学目 的 1.在吟诵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体会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听朗诵录音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望岳》(涉世不深)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着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这首诗在杜诗里是最能表现它景象苍凉阔大,意境上气势雄浑而又沉郁顿挫的一首七言律诗,可以说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 2、诗句内容分析 (1)首联: 景物:风、天、猿、渚、沙、鸟 形容: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意境:营造了凄凉、肃杀、雄浑、阔大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情。 以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引导学生理解孤独的意境。 (2)颔联: 前四句展示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深秋三峡图。是借景抒情。 思考: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 明确:落木萧萧下----------生命短暂 不尽长江--------永世长存 对比、反衬的手法,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颈联: 思考: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明确:颈联概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坎坷经历,身世遭际,表现出诗人对国势衰颓的感慨,对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不能为国尽力的愧憾。是借叙事抒情。 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感受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4)尾联: 艰难:1、写出了作者生活非常艰难、贫困。 年事已高,不能为国效力 2、国家处境艰难 潦倒:1、写出了作者生活的潦倒 2、国家处境落魄 两词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自己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情以及感慨自己生活的艰辛窘迫。 ★思考: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究竟悲从何来? 明确:“悲秋”之“悲”的含义: “悲秋”二字,包蕴着身世之悲、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1.羁旅之思、2.怀乡之情、3.垂暮之叹、4.衰病之怨。 家国之恨:诗人流落三峡,穷愁潦倒,只是由于战乱不息,政局动荡。故“艰难苦恨”中难免有对时局的深重忧虑,年老多病无法为国出力的愧憾。 五、课堂练习(4分钟) 有感情朗诵本诗 六、小结(含讨论)(5分钟) 以《品读—登高》视频对文章进行总结 七、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1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诗 二次备课: 教 学 反 思 平和正兴学校高一语文公共教案 2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