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孙慧峰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消毒原则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灭菌方法了解医院感染的分类、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各种隔离的种类能正确使用常用化学消毒剂,能完成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和隔离技术操作具有无菌和隔离观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工作认真、求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点难点重点各类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无菌技术隔离原则难点医院感染的判断及预防各项无菌技术各项隔离技术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医院感染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第三节无菌技术第四节隔离技术第一节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AI),医院内感染狭义上常指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广义上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但主要是住院病人。若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爆发。一、概述医院感染的内涵1.发生地点:医院内2.对象: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主要对象--住院患者3.表现:出现感染的症状医院感染的分类感染链特点: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感染源病人自身已感染的病人及病院携带者环境贮源:如铜绿甲单胞菌在潮湿环境存活和繁殖动物感染源:鼠类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感染源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接触传播: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如艾滋病、母婴间风疹病毒。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医务人员的手传播途径空气传播:如飞沫、菌尘,如肺结核排出的结核杆菌飞沫传播:如SARS、白喉、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饮水、饮食传播:大肠埃希菌及铜绿甲单胞菌在肠道定值,增加感染机会生物媒介传播:蚊子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手术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易感宿主婴幼儿及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营养不良者、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无菌和消毒隔离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客观因素医院感染机制不完善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诊疗手段增多环境污染严重易感人群增多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建立分级监控体系院感管理一级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科护士长三级级护理部主任(二)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配餐员、卫生员、护工等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三)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1.管理制度:如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的随时、终末和预防性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2.监测制度: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等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3.消毒质量控制标准:如医护人员卫生手消毒、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各种管道装置消毒等。(四)医院布局设施合理电梯合理分布,设置污物运送和无菌物品、人员运送的专用电梯,做好探视者和陪护着的管理等。(五)履行医院感染控制的职责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2.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病例,及时送检,控制蔓延,及时报告5.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操作,预防锐器刺伤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一、概念用物理的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及部分微生物的方法。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清洁消毒灭菌特殊污渍的处理碘酊污渍--乙醇或维生素C甲紫污渍--乙醇或草酸擦拭陈旧血渍--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洗净高锰酸钾污渍--维生素C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二、清洁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3.电离辐射灭菌(冷灭菌)4.等离子体灭菌法5.空气净化6.微波消毒灭菌法7.超声波消毒法三、消毒灭菌的方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原理:利用热力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直接损伤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分类:干热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适用: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某些金属和搪瓷类物品,在急用时也可用之。分类:1.焚烧法2.火焰烧灼法3.酒精燃烧法(1)干热消毒灭菌——燃烧法(1)干热消毒灭菌——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灭菌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