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动力特征决定了水化学特征。 在地下水流动系统中,水质取决于下列因素: *入渗水质; *流程; *流速; *流动过程中物质补充及其可迁移性; *流程中经受的水化学作用(图8-14)。 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不同部位,发生的水化学作用也不相同。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不同部位,由于流速和流程对水质的控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水化学分带性(图8-9)。 3.5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温度特征 在来自地壳深部大地热流的影响下,年常温带以下的等温线通常上低下高,呈水平分布。但是,由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存在,补给区的下降水流受入渗水流的影响,地温偏低;排泄区因上升水流带来深部热影响,地温偏高(图8-15)。 在没有地热异常的地区,可根据地下水温度的分布,可以判定地下水流动系统。 埋藏在地表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地表松散堆积物的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全球地下水分布面积达1.3×108 km2,,总水量8 300 000 km3,占全球总水量的0.59%,它是重要的淡水来源,占淡水量的22%。 四、地下水地质作用 定义: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分为机械潜蚀(仅在地下河中明显)和化学潜蚀作用(又称岩溶作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形称岩溶地形或称喀斯特地形。 4.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1.岩石的可溶性:应为可溶性岩类(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空隙率、连通性等。 3.地下水的溶蚀能力:二氧化碳的含量、水的饱和状态、压力、温度等。 4.地下水的流动特征:是否流动、流速快慢等。 岩溶作用的发育条件: 主要的岩溶地形: 地表及包气带: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平原 溶沟?溶蚀洼地?落水洞?溶蚀漏斗 饱水带: 溶洞?暗河?地下湖。 岩溶作用的发展阶段 1. 从地表到地下: 溶沟-石芽?石林?峰丛?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 2. 从地下到地表: 溶洞-暗河?(坍塌)?峰林?孤峰-平原。 3. 总体上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平原(无地下水) 地下水搬运作用的特点:地下水的运动特征是流量小、流速缓慢,故地下水的搬运方式以溶运为主;当地下河中有较大水量时,机械搬运能力较大,特点与河流相似。 化学搬运作用的特点:成分取决于流域的岩石成分、风化程度和气候特征。主要以各种离子和胶体物质最为常见。 4.2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4.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化学沉积作用: 地下水所溶物质,常因压力、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等原因,过饱和而沉积。 常见的化学沉积物: 1.溶洞滴石(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幔); 2.泉华; 3.空隙和裂隙沉积物(方解石脉、硅化木等)。 4.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机械沉积作用:经短距离搬运后,地下水中的溶蚀残余堆积物在洞穴低洼处的沉积(多为富铁、铝的粘土)及溶洞坍塌与地下河带来的碎屑物构成的溶洞角砾沉积。 古岩溶与地壳运动动 岩溶发育阶段的周期性循环,随着地壳运动的发生而变迁:一次地壳的阶段性抬升,可以在一个地区发育一套相应的岩溶产物。而不同高程上出现的一套岩溶产物,标志着该地区曾经发生过相应的地壳运动。 岩溶发育危害 矿坑吐水岩溶塌陷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 1.1 包气带与饱水带(unsaturated zone and saturated zone) 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的一个自由水面。 地下水面之上称为包气带,之下称为饱水带。 * 按地下水的垂向分带性 1 土壤水(soil moisture) 2 过渡带水(intermediate belt) 3 毛细带水(capillary water) 4 饱水带水 (water in zone of saturation) * 特点:(1)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 (2) 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 (3)水的存在形式多样: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气态水。 包气带水的垂直分带:土壤水带,中间带(过渡带),毛细水带(支持毛细水带、饱和毛细水带)。 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饱水带地下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发,消耗出去。 包气带(zone of aeration / unsaturated zone) * 饱水带(saturated zone) 特点:(1)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是固、液二相介质; (2)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①重力水,②结合水 重力水:连续分布(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