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病流行情况及其心血管疾病的.pptVIP

我国高血压病流行情况及其心血管疾病的.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事件链 1. Adapted from Dzau, Braunwald. Am Heart J 1991;121:1244–1263. 心/脑血管 死亡 终末期心脏病/ 脑损害 痴呆 终末期 肾病 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内皮 功能障碍 微量 白蛋白尿 充血性心衰/ 再发卒中 肾性 蛋白尿 大量 蛋白尿 心肌梗死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和左室肥厚 心室扩大/ 充血性心衰 重塑 AngⅡ 血压升高 生理性血压升高: 劳累、熬夜 暴饮暴食 情绪激动 病理性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 肾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 血压长期不达标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在医学上,把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 心 脑 肾 眼 心 脑 肾 眼 心脏 高血压可导致心肌肥厚,进一步发展造成心衰。 高血压可使冠状血管粥样硬化,还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 肾脏 一般5-10年后可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最终导致肾衰,甚至尿毒症。 高血压引起脑动脉硬化,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中风,如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血管性痴呆 脑 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视网膜变化,眼底动脉狭窄,痉挛,渗出,严重时出血。 其他血管损害和并发症 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主动脉夹层 * 脑卒中 心肌梗死 0 5 10 15 SHEP1 MRC2 Syst-Eur3 5.2 4.4 8.1 10.3 7.9 5.5 STONE4 Syst-China5 NICS-EH6 16 2 12.9 2.5 16 4 美国 英格兰 欧洲 中国 中国 日本 患病率(事件/1000高血压患者) Asia Pacific Cohort Studies Collaboration. J Hypertens. 2003;21(4):707–716.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 年龄、SBP和卒中风险 年龄、SBP和缺血性心脏病 之间的相关性 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亚太队列研究(n=425,325) GFR 蛋白尿 醛固酮释放 肾小球硬化 总结——高血压的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 CVD Risk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收缩 血管肥厚 内皮功能失调 LV 肥厚 纤维化 重构 心肌凋亡 卒中 死亡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 *Preclinical data. LV = left ventricular; GFR =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我国高血压病人的现状 中美高血压控制状况对比 美国 NHANES I 1976-80 美国 NHANES II 1988-91 中国 高血压调查 1991 知晓率 51% 73% 27% 治疗率 31% 55% 12% 控制率 10% 29% 3% 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 内部资料。 中国 高血压调查 2002* 30.2% 24.7% 6.1% * NEJM. 2008;358:1887-98 30% 0 1 2 3 4 安慰剂组 N= 1912 活性治疗组 N= 1933 P=0.055 8 7 6 5 4 3 2 1 0 事件数/100名患者 所有卒中 0 1 2 3 4 39% 致死性卒中 P=0.046 随访时间(年) 5 4 3 2 1 0 高血压治疗 健康 生活方式 科学治疗 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降压药药物 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健康教育 高血压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对象 公众易患人群 高血压患者 内容 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创造支持性环境、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 目的 控制危险因素,防止高血压发病 努力使血压达标,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我国心血管病死亡情况 1990年-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总结:高血压的危害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血压水 平升高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