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宏观部分13.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宏观部分13.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 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 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 示范效应: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 ——相对于周围同等收入的人的消费 棘轮效应: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相对于自己以往的收入决定的消费 结论: 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2.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假说: (1)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壮年、老年 (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 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 反之会增加。 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3.永久收入假说 美国弗里德曼(M.Friedman) 永久收入:在长期中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平均值。 假说: (1)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收入具有波动性。 (2)家庭偏好于稳定消费。 使每一期的消费都等于永久收入。 结论: 家庭会使现期消费等于永久收入。 现期收入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增加储蓄; 现期收入永久收入时,家庭会动用储蓄。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 = c + i , c = a + by. 例:c=1000+0.8y,i=600 y c,c+i c=1000 + 0.8y 450 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1000 5000 y=(1000+600)/(1-0.8) =8000 c=y-i=8000-600=7400 s=y-c =8000-7400=600 储蓄与投资相等。 1600 8000 c + i 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储蓄函数:s = y – c = -a + (1-b)y 例:s = -1000+(1-0.8)y 自发计划投资i=6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s = - 1000 + (1-0.8)y 600 0 -1000 s,i y 5000 8000 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 s 联立:i = -a + (1-b)y 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 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8000 s=i=600,y=8000 s=0,y=5000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五、乘数论 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均衡收入 y=(1000+i)/(1-0.8) i=600时,y=8000 y c,c+i c=1000 + 0.8y 450 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1000 5000 1600 8000 c + i1 c + i2 8500 1700 i=700时,y=8500 投资增100,收入增500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 c=1000+0.8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解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 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 其中80×0.8=64再次购买 形成新的收入y3=64 如此,循环往复, 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 1/(1-0.8)=500 y c,c+i c=1000 + 0.8y c=y 450 投资乘数的形成 1000 5000 1600 8000 c + i1 c + i2 8500 1700 △y △i 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100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 支出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甲 100 乙 100 第二论 乙 80 丙 80 第三论 丙 64 丁 64 …… 支出总的增加=收入总的增加 =新增GDP=新增国民收入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 2.乘数理论(multiplier) :K 投资乘数K: 收入的变化与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