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 程 项 目 管 理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 项目管理绪论——经典案例导读 工程项目管理学是研究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客观规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集成 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基于整体系统思想 (管理的系统原则—系统论) 案例l:宋皇宫修复工程 宋真宗祥符年间,皇城开封失火,宫殿被全部烧毁,皇帝派大臣丁渭(962-1033,苏州人),主持皇宫修复工程,计划工期14年。丁渭经通盘筹划,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该方案体现了系统工程中的全局性与最优性观点。 首先,把皇宫前的大街挖成沟渠,用挖出的土烧砖,从而就地解决了部分建筑材料问题; 其次,再将这条沟渠同开封附近的汴水接通,形成航道,使用当时最经济有效的水运方式运输建筑材料,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最后,在皇宫修复后撤水,再把碎砖废土等工程废弃物填入沟中,修复了大街。本方案使烧砖、运输建筑材料与处理废物等三项繁重的工作任务都最佳地得到解决,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建造成本,可谓“一举多得”。该工程从1008开始修建至1014年而成,实际工期7年。 丁渭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使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设的过程,同现代系统管理思想何其吻合。 案例2:都江堰水利工程 战国秦昭王时,约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为治理水患,造福于民,率众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系统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1、鱼嘴分水堤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迎水卧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为外江,是岷江主干道,流向长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在东边山脚流向宝瓶口和飞沙堰,是人工开凿的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由于内江河床略低于外江河床,枯水季节水往低处流,大部分岷江水流进内江,经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内外江分流量约为6:4。洪水期间,鱼嘴以上的河道弯段使洪水顺水势大部分流入外江。同时,弯道环流又迫使急流的底层水挟带的沙石趋向外江;内江由于弯道长,流速相对缓慢,流进的则是含沙量少的表层水,内外江分流量约为4:6。这样,鱼嘴的设计充分起到了正面取水、侧面排沙,分四六、平涝旱的理想作用。 2、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主要功能是泄洪排沙。飞沙堰高出内江江底2 m,堰长240 m,当内江水深度在2m以内,刚好全部进入宝瓶口确保灌溉;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到外江。更妙的是,飞沙堰刚好在内江水进入宝瓶口的急转弯处,内江洪水越大,冲在东面山脚陡岸上所产生的回流越急,被托起的泥沙、卵石便会奇迹般地从飞沙堰上面抛进外江,避免了宝瓶口和灌区的淤积。古时的飞沙堰是用竹笼和卵石堆砌的堤坝,假若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3、 宝瓶口 宝瓶口处在内江的南端,是内江水向东流进成都平原的咽喉。它是在岷江东岸的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凿的,因形似瓶颈而功能奇特,被称为宝瓶口。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当内江流量大于300 m/s时,不能及时通过狭窄的宝瓶口的洪水,便被拒之口外,迅速回流。有口无闸的宝瓶口,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水灾害。 案例三:迪拜塔 韩国三星工程建筑公司的金俊君(Kyung-Jun Kim)是公司副总裁,同时也是全球在建最高建筑、高度达800多米迪拜塔的项目总监。他从事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经历始于马来西亚高452米的石油大厦(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Kim说在这些超高层建筑实践中,他学到了如何最佳使用自动爬升系统,怎样控制垂直度,以及怎样保证每四天建造一层的速度,他也学到了如何保证大规模的后勤、计划和质量控制。 如果说建造Petronas塔楼得心应手,迪拜塔则不会这么简单。不仅仅高度增至2倍,而且项目地点伴有非常极端的气候,建筑的结构体系也大不同。迪拜塔除了把钢筋植入混凝土的承力支架内,升至156层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物顶部则由钢结构建造一直伸向顶点。迪拜塔的建设不停地在破纪录,这里容纳9500名工人同时作业。 在三星公司和合作伙伴——当地的Arabtec建筑公司以及比利时在迪拜的一家分公司联手击败其他7家竞争者以后,Kim在2005年参与到迪拜塔项目。他每周最少工作6天,每天从早晨6点工作至晚间8、9点,直接管理该项目的30个分包商。Kim面对的团队代表42个国家,管理层会议都是以英语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