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yw090104-1外国诗两首解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济 慈 走近作者: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他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暂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 、《秋颂》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朗读课文,整体感受,思考: 一、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本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本文的构思非常巧妙。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二、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小结: 蝈蝈的乐音 (盛夏白日) 夜 走近作者: 叶赛宁(1895一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 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 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 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 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 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 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 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听课文课文朗读,思考: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结: 诗人所描写的夜景,是多么静谧,又是多么美丽,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作者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总结拓展: 1、在诗人济慈的笔下,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发出了美妙的“乐音”和动听的“歌儿”。其实,在我们身边,像这些大自然的“诗歌”也从来没有停止。请你选择一种, 用诗化的语言说说。 相信你能说得更有诗意。 2、诗人叶赛宁通过描写河水、小溪、月亮、青草等意象,展现了夜的静谧、美好。假如,让你也来描写静谧的夜,你会选择哪一种意象呢?说说你的理由。 * * * * 本诗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 赞美“大地的诗歌 从来不会死亡”, 歌颂大自然美好如 诗,永远充满生机。 2、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3、本文语言平易,通俗易懂。 从来不会死亡(总领句) 鸟儿黄昏(反衬“乐音”之美) 景物描写(烘托“乐音”之美) 蝈蝈的歌唱(浓郁、喜悦) 蛐蛐的歌儿 (严冬夜晚) 从来没有停息(总领) 严冬的寂寞里(反衬 “歌儿”的动听 人们昏昏欲睡(正衬 “歌儿”的动听) 仿佛蝈蝈的鸣叫 联想 叶赛宁 这首小诗主要 写了夜的静谧、美 丽,传达出诗人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他 安适、宁静的心境。 河水进入梦乡 松林不再喧响 夜莺停止歌唱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