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ofDevelopment-7解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经济学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彭 刚 彭刚,男,1955年12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反贫困、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留学意大利经济发展研究院(1987-1989),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Mossavar-Rahmani 商政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2007-2008) 主要代表作有:《经济发展与国际商务》(2012),《发展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主编(2012),《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二版)(2012), 《稳健东扩积极整合协调发展:—新入盟成员国与欧盟经济整合研究》主编(2009),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2004)等;在《新华文摘》、 《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 《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第七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Schultz 1903年,二十世纪刚刚开始的第三个春天,西奥多·舒尔茨出生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一个德国移民聚居的农场。舒尔茨22岁在他家乡的布鲁克林农业学校毕业,以后考入本州州立学院。三年后领到了一张科学学士的文凭。此后,他又进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28年和1930年分别获得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或许是因为受到广阔草场和良田沃土环境的影响,或许是受到陪伴他度过孩提时代田园风光的熏陶,舒尔茨对农业经济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成为美国农业经济学领域的一位重要人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舒尔茨集中精力研究美国的农业政策。舒尔茨研究农业政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他从1943~1953年间陆续发表的四本著作之中。这四本书是:《重新调整农业政策》(1943)、《不稳定经济条件下的农业》(1945)、《农业生产和福利》(1949)和《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后来他又把注意力转到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 舒尔茨和他的人力资本理论 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舒尔茨就提出并倡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他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舒尔茨得出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的结论,这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解开了战后日本、德国乃至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谜。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的是舒尔茨。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所谓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 加里·贝克尔 Gary S.Becker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 1930---? )195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1951年和1955年分别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60年,他在30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除去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十二年(1957--1969年),贝克尔自1954年开始一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他的著作被普遍地认为是芝加哥学派观点的典型代表。贝克尔是蒙特·皮莱林学会的成员、国民教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曾于1967年获美国经济协会著名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也曾于1974年任该协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胡佛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 贝克尔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因其在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学、犯罪的经济学分析、歧视、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著称。1992年因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