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整体感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 当堂训练 * 沁 阳 市 永 威 学 校 学习目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重要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三 、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1、2、3) 四、推动力——统治者因素(冯太后、孝文帝) 二、有利条件—— 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特征和 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请认真默读课本32—35页内容,快速、准确地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归纳要点,用笔勾画下来。8分钟后检测,比谁能准确回答问题并能熟记知识点。 自学指导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繁荣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由盛而衰 先秦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的政权变迁 北周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东 汉 隋 朝 东魏 北齐 宋 梁 齐 陈 南朝 北朝 西魏 1、北魏的崛起: (1)背景:前秦的瓦解。 (2)崛起: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3)影响:为北方统一提供条件。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1)时间: (2)影响: 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439年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 理解识记:结束割据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方少数民族 汉族 文化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民族 农耕为主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定居 比较完备 相对落后 先进 相对落后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1、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特征; 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拓跋珪改革: ⑴依据: 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⑶意义: 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也为孝文帝改革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 ⑵措施:(经济、政治、文化) ①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使部落成员定居下来;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仿汉制设官制,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④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宗主督护制 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来管理当地事务,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权力很大。 产生两大矛盾: 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矛盾)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阶级矛盾)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2)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材料一: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孝文帝祖父)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 材料二: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九品征收。即九品相通制。 2、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