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胀压力不减,加息可能性加大 边绪宝 主要观点 ● CPI逐步攀升,连续三个月人民币基准存款利率为负,加息的条件已经具备。 ● 原粮价格存在上行的可能。由于食品在中国CPI的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权重,食品历来是推动中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原粮价格的变动则直接带动了食品价格的升降。 ● 公用事业改革是助推CPI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 医疗、教育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被严重低估,随着改革的深入,低估的部分可能显形化。 ● 流动性泛滥使通胀预期增强。 ● 主要结论:07 年央行面临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依然严峻,除了动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外,随着CPI、投资增长的回升,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07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从居民消费品的构成来看,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从图表1可以看出,CPI自去年10月份以来基本上逐月攀升,特别是去年12月份和今年的1、2月份,CPI已经连续三个月使人民币基准存款利率为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我们做如下判断: 1、原粮价格存在上行的可能 由于食品在中国CPI的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权重,食品历来是推动中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原粮价格的变动则直接带动了食品价格的升降。从今年的原粮供应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生态退耕、城市化发展使得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见表1),特别是耕地面积减少严重的2003年,直接导致当年粮食产量下降5.8%(见图2)。二是去年东北、华北夏粮主产区气温偏高、干旱少雨,严重影响夏粮的收成情况。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而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价格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上扬是中央政府能够接受的,不会采取过多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四是随着燃料乙醇的推广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非食品、饲料对粮食的消耗日益加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粮食的消费结构,在粮食供求格局发生改变,而粮食产量不能同步增长的情况下,粮价存在上涨的基础。五是我国的粮食产量有一个相对的周期,在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增产的情况下,今后两年存在减产的可能。 表1 2000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动情况 单位:千公顷 年度 年末实有 耕地面积 年内净减 耕地面积 2000 128,243.1 962.4 2001 127,615.8 627.3 2002 125,929.6 1686.2 2003 123,392.2 2537.4 2004 122,444.3 800.3 2005 122082.7 361.6 2006 121776.7 306 资料来源:农业部、国土资源部 图2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动图(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农业部 2、公用事业改革是助推CPI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2007年,居住类价格上涨仍会是推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上涨的原因,一是水、电、管道煤气、天然气、冬季取暖都是垄断经营,存在涨价内在动力;04年以来一直在酝酿价格改革,而价格改革的直接结果就是涨价。二是这些价格与资源有关,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导致这些价格的上涨或成为这些价格上涨的借口。三是国家大力加强环保力度,并把环保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的成本将直接向下游用电、用水居民转移。 3、医疗、教育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被严重低估,随着改革的深入,低估的部分可能显形化 200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2006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5%。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的真正压力。 (1)居民医疗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被严重低估 按统计年鉴,2004年居民医疗保健价格比上年下降0.3%。实际支出数字是,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03年的476元上升到528.2元;农村居民由115.8元上升到130.6元。 国家统计局价格检查监测的结果可以证实消费者“治一次病”的价格是大幅上涨的。上涨的原因很多:多计住院天数,多计一次性收费件数,重复计算诊疗次数,多计检查部位;小病大治,不管是否必要,强制化验检查等。这些多收费的办法,从价格角度讲,与直接涨价对消费者是一样的。近来的各种“天价医药费”表明,居民医疗支出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病人看病,多开药、多列检查项目造成的。 (2)教育价格上涨被严重低估 按统计年鉴,2004年全国教育价格比2003年上涨3.4%。但实际支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少版2025年三年级春季学期英语阅读理解真题.pdf VIP
- 乘着歌声的翅膀降A调正谱伴奏.pdf VIP
- 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的策划技巧.docx VIP
- (正式版)H-Y-T 147.1-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正式版).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解读.ppt VIP
- 通用学术英语1(张敬源)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统编2024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读课件(新教材).pptx
- 河南安阳红色文化传承模式研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PT课件 .ppt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