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丽江素材.ppt
目 录 一,丽江古城的地理位置 二,丽江古城的历史沿革 三,丽江古城的建筑艺术 四,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 五,丽江古城的六个特征 六,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一,丽江古城的地理位置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 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又名大砚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 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 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古 城 特 征 丽江古城以大江深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开,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太子关,城南设邱塘开 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束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街 道 广 场 丽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衍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卫、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街道依 山傍水,空间时而 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红色角砾岩(民间称为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十分协调。 幽 深 的 街 道 玉 龙 雪 山 水 系 特 征 黑龙潭是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为起点,清澈的流水通过线网状河道沟渠流经干家万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严整的水系,以满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位于象山麓的黑龙潭有数十个出水点,出水量为1.918至4.430立方米/秒,汇成潭面近4万平方米。潭水由北向南流至双石桥下分成束河、中河、西河。三股支流井进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古城的街道与河道密切结合,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河道最宽处3至6米、最窄处不足1米。 三 眼 井 大研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 :饮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涤用水眼。 二,丽江古城的历史沿革 公元三世纪:居住在青藏高原的羌族人,为逃避战乱来到玉龙雪山脚下的黑龙潭定居,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纳西族。 宋朝时期 ; 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元朝时期 ;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朝时期: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 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 民国二年(公元 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现如今: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 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 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7年,丽江撤地建市。 2003年,将大研古镇设立为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也包括在其辖区内。 鳞 次 栉 比 的 房 屋 三,丽江古城的建筑艺术 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多外为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学生会工作总结.ppt
- gansuzhangye甘肃张掖.ppt
- myhometown--湖北仙桃市.ppt
- touristbrochure张掖主要景点介绍.ppt
-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喀什.ppt
-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文化和美食.ppt
- “北国粮仓”——黑龙江省.ppt
- “江淮之滨”——安徽省.ppt
- “津沽”——天津.ppt
- 【安徽文化】.ppt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