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為學一首示子侄彭端淑.doc
議論文的三個基本元素:
論點:作者對論題的主張、立場及見解。
論據:作者用以支持論點的理據或例子,可分事實論據及理論論據兩種。
論證:作者運用論據說明論點的過程。
論 點
個人意見之發表、觀點、個人的主張等,我們統稱為論點。以下將會舉一些例子作解釋。
練習一
主題 論點(即主張、觀點) 1 關於青少年交友
2 關於在課堂使用個人電腦
3 關於學校的午膳質素
4 關於初中生戀愛
練習二:觀看以下文章,找出論點,並用自己的文字將論點寫出來。
俗語說:「男兒流血不流淚!」」每個「男子漢」、「大丈夫」小時候想必都會聽到母親說:「你是男孩子,不能哭哭啼啼的,像個女生......」為了保持剛強的形象,傷心時總得強忍淚水。然而,根據醫學報告所指,流淚是人體的自然反應,強忍淚水,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的影響,故此「男兒有淚不輕彈」並不是合理的說法。
論點:
議論文立論必須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鮮明,不應含糊其詞。
2﹒要深刻深遠,切勿浮泛膚淺。
3﹒要獨到精闢,避免人云亦云。
練習二
試就以下論題確立三項正(同意)、三項反(不同意)的論點︰
學校使用手機 正︰論點 反︰論點
<談骨氣>(節錄) 吳晗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夫丈。」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的大夫丈。大夫丈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
本文的論點:
作者如何把自己的論點清楚地說明?(1﹒要明確、鮮明,不應含糊其詞。2﹒要深刻深遠,切勿浮泛膚淺。3﹒要獨到精闢,避免人云亦云。)
論據是提出見解和主張的理由和依據,也就是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論據分兩類,一是事實論據,就是用典型的人和事作論據;另一是理論論據,即那些經實踐證明的理論或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言論。
提出論據必須注意的問題
1﹒材料與觀點要一致
2﹒要確實而持之有故
3﹒精選而勿重覆堆砌
論據類型
論點 隱蔽青年構成社會問題 論據 1 2 3 4 5 陶淵明乃中國隱士之代表人物,其出世情操為人頌讚。但現在談隱逸已不合時宜。 據統計香港有六千名隱蔽青年,他們有「三低」:低學歷、低技術、低動機。 日前一名隱蔽青年懷疑受情緒困擾,把家中物品式數扔出窗外。 禪宗有言:「大隱隱於巿」隱蔽青年由於難以發現,是隱形的社會問題。 阿想今年十九歲,非就學,非就業,非待業,隱蔽了一年多,領取綜緩維生。 人物事跡 ╱ 寓言故事 ╱ 引用名言 ╱ 生活事例 ╱ 數據 ╱ 論證 隱蔽青年是不事生產的「現代隱士」。 隱蔽青年會成為社會負累。 隱蔽青年發狂時會危害他人性命。 禪宗之言反證隱於巿的青年是社會隱憂。 隱蔽青年成為社會負擔。 論據是引述陶淵明的故事 論據是引述統計數據 論據是引述時事作例子 論據是引述禪宗的學說 論據是引述阿想的事跡
練習一、找出論據
國聞 日值歲破
大事不宜 滿清日報 乙酉年
七月初八 為學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摒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