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导论对心理学的初步认识摘要.ppt

应用心理学导论对心理学的初步认识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例2】李女士打算买一套新被子,她计划买豪华双人被。到了商场,发现有3种款式可供选择:普通双人被、豪华双人被和超大号豪华被。这个星期被子促销,所有款的被子售价一律为400元。而3种被的原价分别是450元、550元和650元。她觉得既然价钱一样,何不买原价最贵的超大号豪华被呢?这样“赚”得最多。她非常得意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现每天早上醒来,这超大的被子都会拖到地上,她不得不经常换洗被罩。从理性的角度考虑,豪华双人被最合适,效用最大。 为什么人们在消费决策时受到原始价格的干扰? 【实例3】约翰先生一家已经存了15000美元准备购买一栋理想的度假别墅,他们计划5年以后购买,这笔钱放在商业账户上的利率是10%;可是他们刚刚贷款11000美元买了一部新车,新车贷款3年的利率是15%,明明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 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15000美元购买新车呢? 【实例4】王先生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羊毛衫,价钱为1250元,他不舍得买,觉得太奢侈了;月底的时候他妻子买下羊毛衫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非常开心。尽管王先生的钱和他的妻子的钱都是这个家庭的钱。 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项目)开支心理感觉不同? 【实例5】小王和小刘都是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月底的时候两人都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2000元钱。小王非常高兴,因为他之前听说第一个月试用期的工资大概在1000元左右;小王却很沮丧,他预期这样一个高科技企业工资至少在2500元以上,他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同样的工资导致两个人的情感体验截然不同? 【实例6】小周准备去中华广场花200元买一件衬衫,但走了一圈觉得200元左右的衣服都不适合自己,有一件300多元的倒是比较合适,但嫌贵没买;出来的时候碰到一位中学时的同学和球友,相约去一个地方打了一场球,而且请了朋友吃晚饭,花了320元。 为什么买衣服不舍得300多元,请客吃饭就舍得300多元呢? 【实例7】著名心理学家卡尼曼对出租车司机提了一个问题;你是在生意好的日子工作时间长还是在生意不旺的日子工作时间长呢?司机的回答是:当然是在生意不好的日子工作时间长。为什么?司机回答说:同样长的工作时间,在生意不好的日子赚钱少,为了避免经济损失,自然要多工作一段时间;而生意好的日子不必额外增加工作时间,也能赚到同样多的钱。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做法呢?这一实验在美国纽约和中国北京的结果都一样。按照“经济人”理性的分析,单位时间里生意好的时候经济效益更高, 为什么生意好的时候不多工作一些时间赚更多的钱,而在生意不好的时候增加工作时间呢?这种做法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吗? 【实例8】如果你去一个离家1公里远的超市买了3公斤大米,1公斤鸡蛋和1公斤素菜,你会不会打的士回家?反之,如果你在这家超市买的是5公斤重的电脑主机,你会不会打的回家?绝大部分人在前一种情况下选择不打的回家,而在后一种情况下选择打的回家。 为什么类似的两种情况下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 【实例9】著名行为经济学家萨勒在一篇论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位金融学教授,经常自夸是一位完全理性的人,很早以前他就采用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来处理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每年年初他都设立一个特殊的账户,一旦这一年中发生什么麻烦事,例如开车超速罚款等,他就从这个账户里扣除相应的损失,他认为这样应对麻烦事时更开心。 你认为他这样做有道理吗? 【实例10】李小姐讲了自己的一个体验:未办理信用卡之前,我用现金购物消费,当衣服超过500元以上时,往往觉得过于昂贵,一般不买;但当使用了信用卡以后,往往不觉得心痛,500元以上的衣服也慢慢消费起来了,花费大幅上涨。大部分人是否都有同样的感觉呢? 都是自己的钱,为什么用信用卡消费和现金消费心理感觉不一样呢? * 视网膜效应 【佛与苏东坡】苏问佛:“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你看我像什么呢?”佛曰:“我看你法相好庄严,是一尊金佛”。----投射 【事例】有一名被试多次将图片看成死动物活解剖体,不久这个人就自杀了!----投射 【投射测验】最著名的投射测验是由瑞士精 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年编制的(罗夏墨迹测 验):让人们看那些用墨迹偶然形成的图形, 然后说出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测验是基于 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 每个人都立足于自己的状态和角度去观察和推论外界的事物,人们眼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