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细菌资料.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患儿李某,男,2岁,于06年3月,出现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喷射性呕吐,查体:皮肤出血性淤斑(+),颈强直(+)。临床初诊为脑膜炎。入院治疗。入院后立即陷入昏迷,血压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 N. meningitides 即脑膜炎球菌 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奈瑟菌属Neisseria 是一群G-,多数为无芽孢和鞭毛 有荚膜和菌毛的双球菌。 专性需氧,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 1.形态结构 (一)、生物学性状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须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培养,常用血液、巧克力培养基 初次分离,须5-10%CO2才能生长发育 菌落:凸起,光滑、灰白色,半透明 易自溶 3.抗原结构 (1)荚膜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目前国外已分成13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群 ⑵外膜蛋白抗原:分为1~5五大类,第2、3类用于分型,第1、5类用于分亚型, ⑶脂寡糖(LOS)抗原: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脂多糖的化学结构缺乏长的多糖侧链,只有寡聚糖重复单位,型特异性抗原,至少L1~L12血清型。 4.抵抗力 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55℃ 5min死亡。 采集标本:注意保温、保湿迅速送检。 对磺胺类、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内毒素(主要) 荚膜 菌毛 2. 所致疾病 传 染 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直接传播,密切接触 易 感 性:普遍易感, 6月~2岁婴幼儿童 发病率高; 流行季节:明显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 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情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年龄,抵抗力),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表现:普通型、暴发型、慢性败血症,病死率40-60%。部分病人,特别是流行季节鼻咽部携带这种菌。 3. 免疫性 主要是体液免疫。SIgA 因带菌状态、正常寄居于鼻咽部的不致病脑膜炎球菌间的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 (三) 微生物学检验 1 标本采集 血液、有出血点或瘀斑(80%)、脑脊液 2 直接涂片检查 脑脊液或瘀斑渗出液--革兰染色--初步报告 3.分离培养鉴定 (肉汤 巧克力平板): 氧化酶试验:阳性 触酶试验:阳性 氧化酶实验 4.快速诊断法— 凝集试验等 氧化酶使细胞色素氧化 (五) 预防 治疗 A 群和C 群 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及时隔离病人 带菌者 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服用青霉素、磺胺药、氯霉素等敏感药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 ( N. gonorrhoeae ) 即淋球菌 为淋病的病原体,人是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 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 首位性传播疾病 (一)、生物学性状(略) 1.形态结构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 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验阳性 4.抵抗力 弱,硝酸银敏感 3.抗原结构 ⑴菌毛蛋白抗原 ⑵脂寡糖抗原(同脑膜炎双球菌) ⑶外膜蛋白抗原 PI,PII,PIII. 与致病性有关。 1.致病物质 菌毛 外膜蛋白 IgA1蛋白酶 内毒素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PⅠinsert into and destroy the membrane(中性粒细胞). PⅡ attend the attachment. PⅢ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bactericidal antibodi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 gonorrhoeae infection 淋病 : 传播途径(性,间接,垂直) 症状 小儿脓漏眼 病 2.所致疾病 3.免疫性 人体对该菌无天然抗力,免疫力不持久。 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 立即送检 2.直接涂片镜检 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具有诊断意义 慢性淋病:镜检较困难 (三) 微生物学检验 3.分离培养鉴定(巧克力培养基) 采集后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生素(万古霉素、粘菌素等)的营养培养基上培养。 氧化酶试验:阳性 触酶:阳性(多数奈瑟菌为阴性) 发酵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SPA,ELISA ,PCR技术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 及时、彻底(首选青霉素) 婴儿出生应防止脓漏眼发生 ㈣ 防治原则 其他化脓性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P.aeruginosa ) 即绿脓杆菌 分布广泛: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食物、医院内的潮湿环境等 人体的正常菌群 假单胞菌属一绿脓杆菌 l、形态染色: 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有些菌株能产生水溶性绿色色素, 包括绿脓素和荧光素。 2、所致疾病; 人体正常菌群,机会致病。皮肤、黏膜受损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