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格栅及进水泵深基坑开挖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厂工程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污水处理厂工程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施工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现场调查资料; (5)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6)ISO9001标准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 (7)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及地方相关文件; (8)同济明启计算软件(V2006)版本号:2007SR04536 (9)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括: 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③《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④《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⑤《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⑦《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 编制原则 (1)本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具体的操作。制订方案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与现状已有的条件或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尽量求其先进和快速。 (2)本方案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在施工组织上统筹安排,均衡施工,在技术上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在管理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方案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本方案安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4)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本着经济合理的思路,力求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和间接费中找出节约的途径,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消耗,减少非生产人员。 2 工程概况 2.1 现场情况 厂址位于市县镇,一期占地面积97.87亩。施工场地为新建厂区,未进行建筑施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位于厂区西北角,现场为农田,场地较平坦,其西侧为远期预留用地,北侧为规划道路,东侧为设计厂区氧化沟,南侧濒临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34.1m,自然地坪标高为绝对高程133.8m,基坑开挖深度为11.3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粗格栅及进水泵房设计为异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20.05*13.0*6.4m。 2.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皖南山区的屯溪盆地内,微地貌为横江流域左岸Ⅰ级阶地。场地原农田,场地较为平整。地表标高132.82~137.28m,最大高差约为1.19m。经钻探对岩土层的野外鉴别、孔位原位测试及综合分析研究,拟建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为①耕植土②粉土③淤泥质粉砂④圆砾⑤强风化泥岩⑥中风化泥岩,现将各岩土层的工程特征简述如下: 第①层耕植土,该层土连续分布,灰褐色,稍湿~湿,松散,揭露层厚0.30 ~0.90m,层面标高132.81~134.00m。 第②层粉土,该层土连续分布,灰褐色、褐黄色,湿,松散~稍密状,揭露层厚度0.70~4.10m,层面标高132.22~133.50m。 第③层淤泥质粉砂,灰色,极松散,饱水。主要由粉砂组成。接露层厚0.30~2.50m,层面标高129.03~132.12m。 第④层圆砾,褐黄色,湿~饱和,松散~中密。骨架颗粒主要成分为中等风化花岗岩、硅质岩、砂岩及脉石英等,呈亚圆状~次棱角状,骨架颗粒粒径多数2~50mm,少数达100mm,其间由中粗砂填充,级配较好。 第⑤层强风化泥岩,为中生代白垩系齐云山组河湖相沉积岩层。紫红色,主要由石英及岩屑组成,泥质胶结,胶结中等。岩石为中细粒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⑥中风化泥岩:为中生代白垩系齐云山组河湖相沉积岩层。紫红色,主要由石英及岩屑组成,泥质胶结,胶结中等。岩石为中粒细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RQD约为80%,岩石较完整,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V级。揭露层厚1.80~12.00米,未揭穿,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岩层厚几百米,往下风化程度渐弱,无软弱下卧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m=4.7~8.1Mpa,标准值5.89Mpa。 勘察揭示的土层中,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③淤泥质粉砂和④圆砾层中的潜水型地下水,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130.52~132.58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横江水的侧向补给,水量较丰富,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经勘察认为,场地内除局部分部有④淤泥质粉砂等特殊性岩土

文档评论(0)

jizhun4585fei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