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节艾滋病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世界首例艾滋病 1981年6月,美国CDC首次 报道了5个十分罕见的危及 生命的病例 1982年把其命名为“获得性 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状况 无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 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一种传染病 流行迅猛上升,尤南非、拉美和亚洲 中国首例艾滋病患者 198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艾滋患者,是一位境外旅游者-美籍阿根廷人。 到89年时,我们首次在吸毒人群当中发现了HIV感染者。 现在为止,艾滋病经历了传入、扩散和快速增长过程,在我国有30多年的时间。 艾滋病在中国大致经过了四个流行阶段 1985年至1988年: 国外病例传入期; 1989年至1993年: 艾滋病散播期; 1994年至今: 艾滋病高速增长期; 2001年左右进入: 死亡和发病高峰 中国地图上已经没有被艾滋病遗漏的省份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 HIV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 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 2012年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 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 较2011年上升24.5%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近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达65万人,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人数为6~8万 据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13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将超过124万人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专家表示,实际报告数约为官方预测数的10% 这表明仍有90%的感染者潜伏在“冰山”下——巨大的潜在危机。 中国HIV/AIDS报告数与估计数比较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起,短短的20几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长了几十万倍,并仍在以1、2、4、8、16的几何级数疯狂的增长着…… 100万! 这意味着每130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HIV感染者,如不加控制,10年后,每130人中就会有一个是HIV感染者! 一、概述 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 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感染和肿瘤 一、概述 Acquired 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一、概述 Immune Deficiency (1)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2)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①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②易发生恶性肿瘤; ③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一、概述 Syndrome 综合征:表示在临床 症状方面,由于免疫 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 的机会性感染、肿瘤 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二、病原学 (1)HIV为单链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人类慢病毒组。根据基因差异分为有HIV-1和HIV-2 (2)病毒颗粒呈球型: 包膜:gp41(跨膜糖蛋白);gp120(外膜糖蛋白) 核心:正链RNA、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3)HIV具有高度变异性 (4)HIV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淋巴c及神经c 二、病原学 二、病原学 二、病原学 (5)HIV病毒的抵抗力 HIV抵抗力弱 对热很敏感,56℃30min 75%酒精、0.2%次氯酸钠和漂白粉 不敏感:0.1%福尔马林、紫外线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AIDS病人和携带者是传染源 病人包括轻症、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严重的艾滋病病人,以急性感染期传染性最大 病原携带者不仅数量多,而且很难限制其活动,加上本病潜伏期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 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等)、器官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 2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约占70%~80%,男同性恋→异性恋(分别为5%~10%、70%) 经血传播:①静脉注射吸毒;②接受血液或血制品;③献血员感染的传播;④医源性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械等) 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及哺乳等 三、流行病学 2007年以前HIV在中国的流行方式 三、流行病学 河南省卫生厅2001年统计:37万人携带HIV。 有些专家在暗地调查估算:实际超过官方的数字 三、流行病学 2001年,深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