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ppt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与《“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①《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作者:马大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期刊:《西域研究》2002年第04期 被引用次数:27 二级引证文献32 参考文献: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年,第3095页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苏联大百科辞典》(俄文版),1985年,第1205页 《新唐书·兵志》《旧唐书·职官二》《元史·职官志》《元史·职官志》 《元史·兵志四》《元史·地理志》《论语-八佾》。《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韩愈:《源道》 《清高宗实录》卷354,乾隆十四年十二月戊寅。 《大义觉迷录》卷1,《清史资料》第四辑,第3、5页,中华书局,1983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选题 马大正 男,1938年9月生于上海。1960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7月考取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徐绪典教授,致力于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的学习和研究。1964年6月任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1977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7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任副主任(1987-1994)、主任(1994-2001)。 主要致力于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中国历代边疆政策和中国疆域发展的综合研究。二是,清代新疆地方史和新疆探察史研究。三是,中亚史和新疆周边地区史研究。四是,东北边疆史,特别是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研究;五是,当代中国边疆稳定,特别是新疆稳定与发展战略研究。六是,着力于中国边疆研究的档案文献整理和边疆研究成果大众化、普及化工作。 先后出版著作4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丛书11种97册。 《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是满清雍正帝所编著,全书共四卷,主张清朝的正统性和“华夷一家”,以期消弭汉人的夷夏之防。 《大义觉迷录》的写作起因是汉人学者曾静、张熙受到吕留良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游说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失败被捕。雍正帝下令收录两年来关于此案的上谕,以及曾静口供和《归仁录》,合成《大义觉迷录》,对曾静等人指责他的十大罪状进行了一一辩解。雍正在书中宣称自己是圣君,鼓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并强调“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大义觉迷录》的核心内容提出并解决了两个雍正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满清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是否符合正统之道?岂可再以华夷中外而分论?以及“朕到底是不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的皇帝?”此书是华夷秩序脱离汉人“自文化中心主义”的转折点,代表满清反中华思想的世界观“一君万民”的形成。雍正帝反驳汉人才是天下的正统统治者的依据主要有两条,即“文化的正统性优越性”以及“政治支配与主从关系”,特别是借由“天”之名强调政治的正统性。 小标题 一﹑中国和中国的边疆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 1﹑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2﹑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3﹑元朝的边疆政策 4﹑清朝的边疆政策 四、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特点 五、边疆政策研究之深化 关键词 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内容㈠ 中外文献中,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 作者认为边疆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权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形式往往呈现两种状况,一种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甚至是军事管制;另一种则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边疆有军事方面的含义,边疆地区是国家的国防前沿,即边防地区,因此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地位自然十分重要,在国家面临外部军事威胁或武装侵略时就更为突出。边疆有经济方面的含义。边疆也有文化方面的含义。 作者认为中国边疆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只有综合地考虑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从历史角度看,许多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民族自治的本质和形式有别,如在古代有羁縻府州、土司地方等)属于边疆地区,但也不能就此得出自治程度高的地区就是边疆地区的结论。 人们在认识和研究边疆问题时,应历史地、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边疆问题,既要有重点地考察对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边疆进行研究,也要兼顾从边疆的某个单一视角或对某些局部问题进行的研究。 内容㈡ 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 其一,原为边疆地区,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