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唐诗对楚辞继承发展文档.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初唐诗对楚辞继承发展文档.doc

论初唐诗对楚辞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刘海坡 1初唐诗及其特点 唐代的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鼎盛的时期。唐代已经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标志,唐代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唐代的诗歌,已深深地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常说的“唐诗、宋词、晋文章”已表明了诗歌在唐代历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唐诗发展与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盛衰相平衡,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和唐代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发展又与唐代社会经济政治的盛衰有着不相一致的地方,所以我们习惯上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初唐时期的诗歌。 1.1初唐诗 初唐时期大致上指唐代开国(公元618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之间。初唐诗又有两个不同的创作取向:宫廷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的儒家的诗言志的创作取向。他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一类人围绕在宫廷政治的的周围,而另一类离朝廷较远,甚至有的干脆隐居在山野之中。初唐诗人主要有上官仪、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陈子昂等人,其中王、杨、卢、骆则被称为“初唐四杰”。 宫廷诗在内容上主要是歌功颂德,应酬之作,形式上讲究声律对偶。其代表是“上官体”,代表诗人是上官仪。这类诗多描绘丽景艳情,抒写敏感细腻的心理。这类诗体对近代诗的定型做出出了重要的的贡献,但在思想内容、诗歌风格上都存在着缺陷,这为“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留下了开创改进的空间。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在唐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他们的诗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前代诗歌及宫廷诗有所改革创新,他们的诗文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绮靡的诗坛。“宫体诗创作的泛滥,违背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对艺术的真正需求,它遭到一批有识之士的批判,并将其作为淘汰对象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现象。”①他们将自己的才学都包含到了诗歌之中。王勃的《滕王阁赋》;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歌声。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卢照邻的《雨雪曲》:“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雪落尽,天子不知名”;骆宾王的《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忽上天山路,依然相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若水侵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陈子昂的《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挫落,芳意竟向成”。他们的诗中都流露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却同样流露着辛酸和不幸。他们都才高气盛,心存大志却怀才不遇,忠心爱国却仕途坎坷。 1.2初唐诗的特点 初唐诗是唐诗的开始及过渡时期。初唐前期,文风浮华多戏乐之作,但也有较务实的,所以是浮华与通俗朴实并存。在声律上成为宫廷中应制,应诏诗的优劣衡定德标准,和为以后以诗取士的评定标准,定了一个具体的尺度。初唐后期诗歌题材更加广泛,创作范围扩大,又描写市井,江山和塞漠之作。初唐后期的代表诗人们反对浮华婉媚的诗风,主张诗歌应有骨气,倡导“汉魏风骨”;内容上主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古体和歌行体已趋向完备化。后期诗人注意到了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立志想开创一片新诗风。 2楚辞的形成及其独特的魅力 2.1楚辞的形成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又称“楚词”。楚辞作品主要运用楚地(今两湖地区)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山川人物、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正如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楚辞,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的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 楚地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汉书·地理志》记载:“楚地有江川泽山林之绕,江南地广,或火耕耨,民食鱼蹈,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蔬赢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容易,途径多,就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传统的宗法政治制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小,当然集体对个人的管制也较小,从而个体意识相应就较强烈。因此养成了楚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内心中自我意识较强烈。 楚地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至今仍能从《楚辞》等书中看到的许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