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名言: 相思树底说相思, 思郎恨郎郎不知。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 张: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梁: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张: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 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7次,争取光绪及帝党官员如翁同和等人的支持) 2、著书立说(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等)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严复《天演论》、康有为《俄彼得变政记》与《日本变政考》) 4、办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 5、兴办新式学堂(康有为万木草堂、梁启超时务学堂) 6、办报纸(梁启超《时务报》、严复《国闻报》、《湘报》) (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三)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 1、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 大声疾呼救亡图存,要救国就要维新变法,推动了民族意识觉醒。 2、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与主张,尤其是主张以君主立宪代替君主专制制度。 3、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 翻译传播西方政治社会学说(严复《天演论》)、著书立说、创办报刊、设立学堂、移风易俗等。 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客观原因: 新旧力量对比悬殊。(严复:千与一之比) 庞大守旧势力(拥有政权、财权、军权)集合在慈禧太后周围,拼命维护既得利益。(被裁去衙门官员、被裁掉的绿营军官、被取消八股的士人,要求自谋生计的旗人,“杀康梁以谢天下”) 维新势力主要是维新派知识分子、帝党官员(没多大权利的御史、翰林等文官)以及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没有军权、财权和基地。 史学探究: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新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很软弱,社会基础很狭小。(当时民族资产阶级资本家很少直接参与维新运动,主要是维新派知识分子作为他们的政治代表与代言人,发表意见,参与变法) 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有妥协性。(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幻想依靠光绪帝,来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光绪身上,康有为“以君权雷厉风行”;经济上,维新派提出的要求没有触及到封建土地制度,不能发动农民;思想上,抬出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托古改制”) 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害怕农民起来破坏统治秩序,康有为甚至用农民革命警告光绪帝,如不变法,农民就会揭竿而起,那时想当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实际上是害怕农民;没有军队,所以向袁求救) 急于求成和策略失误。(康向光绪言:西方国家变法300年强大,日本变法30年富强起来,中国有光绪这样英明君主只需3年就能成功,看出来他一方面很乐观,另一方面太急于求成,而且一下子罢免了6个部门大臣,同时也没有积极争取同盟军,力量孤立) 结果:戊戌运动的失败尤其是“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如章太炎、吴玉章等人。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全面、深刻的社会危机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洋人朝廷——保全主义:操纵铁路交通、航海贸易、财政金融;政治控制;文化渗透) 2、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涨。 (1905年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次149次;1910年266次)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设立厂矿的数目与投资额增加;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设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