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父亲
路宪增
明天是父亲二十周年的忌日,我很想写些文字,以表纪念。可是他老人家确实不像那些伟人们具有触灵魂、动肺腑的箴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父亲上孝长辈,中让兄弟,下爱子女,全心持家,勇于担当的桩桩往事却也始终影响着我,教育着我,甚或驾驭着我的言行,也促使我不得不动起笨拙的笔来。
我们一家子
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我家共十口人:曾祖父、奶奶、父母、二叔、哥哥、大姐、二姐、三妹和我。一家十口,其乐融融。其实我还有一个姑姑,在我记事的时候,早已出嫁,小表姐比我还年长一岁。
还应该提及的是:曾祖父本来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位爷人高马大,气力过人,五里三乡无人敢欺,家田百亩,马车一辆,两进两出的大院子,还有手艺传家,世代打铁。忙时,不误农时;闲时,修修补补,收入颇丰。
我祖父是老大,据说1942年做八路军的村长,同日本人周旋,结果被小鬼子打了一枪,含愤故去;其他三位爷也因此同我父亲分了家,各自过日子去了;老姑姑也嫁到了邻村。
当时父亲才19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姑姑的出嫁,叔叔的成亲都要我父亲一手操办;家里的房子,地里的庄稼都要我父亲一人管理;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十多口人都要我父亲照顾。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据父亲说:那时,他是日夜劳作,种地、打铁、跑关东,下山西,甚至给日本人、中央军(国民党的军队)巧妙周旋,冒险虎口掏粮。
曾祖父觉着我父亲年轻体弱,为了照顾我们一家,就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帮衬着我的父亲。我想:这就是后来我父亲特别孝顺曾祖父的直接原因吧。
曾祖父
曾祖父待我最亲,在国家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竟然能隔三差五地买点心、水果、甘蔗之类给我吃,还有我最喜欢的梨膏糖。这些比我小两岁的三妹则是吃不到的。这或许是他老人家有点重男轻女之故吧!说来惭愧,五六岁的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与小妹分享幸福!
曾祖父最勤劳,他自己住在后院,养着鸡鸭鹅,还有羊兔猫狗之类,我现在记忆犹新的是:80多岁的曾祖父经常背着草篓子,带着镰刀子割草、捡拾庄稼之类喂养这些禽畜。还应该一提的:这些禽畜都是绝对不外卖的,全部用来改善家庭生活。以致我每每嘴馋时,就缠着曾祖父杀鸡宰鸭,他老人家也总是乐呵呵地满足我嘴馋的欲望。于是小时候我最爱的是曾祖父,最喜欢的也是曾祖父,天天跟着曾祖父跑,大姐、二姐常说我是曾祖父的跟屁虫。
曾祖父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从不抽烟,只是在中午饭前自己喝上两口小酒,却也是从不喝醉的。由此家中酒壶、酒盅之类的酒器特别多,这些东西都成了我小时最喜欢的玩具,没过几年就全被我玩的缺胳膊少腿了。但在记忆中,我却不曾因此受到过任何惩罚。
曾祖父身体很健康,腰不弯,背不驼,干活、走路都如年轻人一般。也许是他一爱劳动,二又乐观的缘故吧,我从来未见过老人家得过病。记得那是1964年的麦天吧,曾祖父88岁,我10岁,全家人能干活的都到地里收麦子去了,剩下我们一老一小在家守着场里的麦堆,突然西北天空浓云滚滚,电闪雷鸣。曾祖父立即要把麦子垛起来,他上到上面垛,让我在下面递,麦垛越来越高,不知咋的,曾祖从垛上栽了下来,当时也没啥异样,我们还是照常干。
就是这天晚上,老爷爷不知怎样从床上滚落下来,就再也下不了床了。在曾祖父病重的十多天里,虽是收麦种秋最忙的时刻,父亲啥也顾不得了,全身心地守护在老爷爷的身旁,请了好多的医生,叫来了好多的亲戚,老姑姑、三姥爷他们都来了。折腾了十来天,曾祖的病终于有了起色,他老人家再三催促我的父亲、叔叔等去播种玉米,父亲也可能感觉曾祖父是真的好了,就让老姑姑侍候着曾祖父,他率领一家子人去种地了。因为那时种地要人力拉耧、拉砘子,像我这十来岁的小孩子,也要带根绳,跟着拉。尽管没啥劲,也就算放屁添风吧。一大家子人,干了大半天,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总算把地种完了。
一 回到家,就听到后院老姑姑的痛哭。我父亲放下耧,几步就到了老爷爷的卧室,看到老爷爷已经停下了呼吸,那是一个悲啊:悲痛欲绝,泪流满面,放声大哭,全家人也都痛哭起来。对于曾祖父的葬礼,我的父亲不让其他爷爷和叔叔们掏一分钱,却以当时当地最高的规格把我最亲最勤劳最乐观的曾祖父送上了天堂。
后来我奶奶说:曾祖父的最后的状况,那不是真正的病好,那是回光返照,一般寿终正寝的老人大都会是这样的。不过到了生命的尽头,依然头脑清晰地为全家人着想,在自己寿尽之前,让孩子把地种完,不误农时,不影响收成的老者,却是不多见的。
奶奶
想起奶奶,她老人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爷爷走的早,尽管家庭的重担主要在父亲肩上,但奶奶既要操我们一家的心,还要操我姑姑、叔叔他们两家的心。所以小时候总觉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GZ系列刮板输送机图册.pdf
-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近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之书序、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VIP
-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全国自考-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试卷).pdf VIP
- XGZ系列铸石刮板输送机.doc
- 小学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教案.doc
- 中国林业研究院806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试题2020年.pdf VIP
- 中国林业研究院806有机化学2019考研真题试题.pdf VIP
- 2024年初级咖啡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docx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