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圣之功——朱哲学底蕴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是对朱子哲学的一个反省研究。
朱陆之争、朱王差异,现代哲学对朱子思想的种种解释,根源何在?朱子哲
学是否存在着自明的真理?还是每一种思想都不可避免其“洞穴”之见?不同的
洞口争论与解释必然不同?
本文的视角是从显明的功夫论之差异推至本体之分析。善,在朱予哲学中是
本体的存在,恶则是善的流失。私与恶,相对于善而言,在朱子哲学中,正如西
方哲学对个体与普遍的思考。
本文分四章展开,对善之本体的分析,借助太极(理、气)、仁、天地之心、
圣人之心等概念;对私、恶的分析,提出常人观、本心的保留、最后落实于形气
与信念;功夫途径则以小学与大学为朱子圣学“稽古”与“创新”的二轮,没有
过多地陷入“涵养、致知”的关系分析中,大学之要点即格物穷理,本文从两个
途径展开说明:圣经求义与人心之絮矩。试图表明朱子思想之特点:行为知,身
为心,而前者之训练正是为给主体提供他者的视域,后者则是根本的道德主体之
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进入阳明哲学的讨论,以证实其发明朱子,功莫大焉。
无论是朱熹阳明或者中西哲学之比较,意在说明,门户之见的狭隘性,可能
影响到古人思想资源对于现代道德建设的意义衡定。
四章内容分说:
第一章,“理之善与天地之心”。程颢和程颐对于性善的说明是不同的。通过
太极概念的分析,发现:朱子的性善论有二程兄弟的思想痕迹,太极从理气之善
过渡到只是理,善从元初的时间意义上升为本体的存在,善是宇宙的本然属性;
通过仁之思想梳理,善从理照耀到人:人,则以圣人为其轨范,通过天地之心与
圣人之心的相互解释,圣人成为善的象征。此为圣学可能性之本体证明。
第二章,“常人之私”,首先提出常人如何出现在朱子的话语中,并且是与圣
人相对应的重要概念。常人与圣人的差别在本章没有纠缠于天命与气质的分离旧
说;而是从心和理(性)的关系入手,牵涉出情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人心与道心
的分析,私与恶,最终被归结为形与气。此即为圣学修养的必要性之分析。
第三章,朱子圣学功夫论的核心观念,丰敬与致知,在本章中被分解为小学
(涵养)与大学(格物穷理)、规行(修身)与养心(治心);在格物中又突出了
两个层次:圣经求义(理和心的融合)与心之絮矩(心和心的共通度量)。要说
明圣学最终的依靠是心之愉悦。“小学”与大学的并进说明朱子圣学的意义不仅
在于主体之发明,亦在于他者视域的重视。
第四章,对王学的简单分析,通过心与性、意与知、知行与愉悦二个层次表
明阳明哲学对朱子圣学思想推进的两而性。其中借助康德哲学的‘点理解,以从
外在的角度表明朱王二说之异同。
结语是对道德哲学的反思和朱子哲学对应现代话语的意义之说明。
关键词:性善理之善太极仁天地之心圣人之心常人私圣学王学
中图分类号:B244.75
Abstract
In ofChuHsi’s is
the
dissertation,a philosophyproposed.
self-questioningstudy
rootaboutthe betweenChuHsiandlu
Whatistheideolo画cal arguments
differencebetweenChuHisand andthe
Hsiang—Shan,the WangYangMing
toChuHsi’s inmodemtime?WhetherChuHsi’s
interpretations philosophy
istheSelf-evidence each has
truth?Or,whether
philosophy philosophyinevitably
schoolsdiscuss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对农民工社责任的缺失及其对策.pdf
- 企业审美文化的值研究.pdf
- 企业孵化器与技创新——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企业孵化器的研究.pdf
- 企业的伦理化经研究.pdf
- 企业责任论.pdf
- 伊壁鸠鲁的快乐义伦理观探析.pdf
- 伊本·西部那与亚里士多德灵魂理论的比较与研究.pdf
- 休谟哲学中的概思想研究.pdf
- 休谟与叶适功利想之比较.pdf
- 休谟道德责任确思想研究.pdf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