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μ0M=μ0χH 1.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2.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3.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分子的偶极矩 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什么关系? 溶液法怎样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偶极矩 分子可以近似看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由于其空间构型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是重合的,也可以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 分子的极性可以用“偶极矩”来度量。其定义为 Ⅳ实验步骤——溶液密度的测定 使用10ml容量瓶 1.作ε溶-x2图,由直线斜率求α值。 2.作ρ溶-x2图,由直线斜率求β值。 3.作n溶-x2图,由直线斜率求γ值。 4.利用ρ1、ε1、α、β值计算P2∞ 。 5.利用ρ1 、n1、β、γ值计算R2∞ 。 6.利用P2∞、R2,∞值计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μ。 目的3: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分子的偶极矩 电吹风 容量瓶(50ml) 四氯化碳(分析纯) 比重管 洗耳球 (25ml×4;10ml×1) 环己烷(分析纯) 书167页 Ⅲ仪器 试剂 配制溶液知x2 折光率n的测定 液体密度ρ的测定 介电常数ε的测定 溶液折光率的测定——见仪器八 数字阿贝折光仪 Ⅳ实验步骤 需要测出下列物理量 22.0 23.0 24.0 24.5 V环己烷(mL) 3.0 2.0 1.0 0.5 V乙酸乙酯(mL) 4号 3号 2号 1号 以1号溶液为例,先称空瓶质量m瓶,加入环己烷后再称瓶和环己烷质量m瓶+环,加入乙酸乙酯后,称得m瓶+环+酯 Ⅳ实验步骤——溶液配制 称(瓶+4号溶液)质量 蒸馏水清洗后定容 称(瓶+水)质量并记录实验温度 环己烷润洗后定容 称(空瓶+环己烷)质量 环己烷回收 1号溶液润洗后定容 先称 空瓶质量 称(瓶+1号溶液)质量 1号溶液倒回原瓶 2号溶液润洗后定容 Ⅳ实验步骤——介电常数的测定 介电常数是通过测定电容计算而得。设C0为电容器极板间处于真空时的电容值,C为充以电介质时的电容值,则C与C0之比值?称为该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 = C/C0 用小型电容仪测得的电容Cx’包括样品电容Cx和电容池电容Cd C ’= C + Cd 若要知道?需知道 C0和Cd 用一已知介电常数?标的标准物质测定电容为C标’,则有?标= C标/ C0,则有C标 = C0 ?标,再测电容器中不放样品时的电容C空’,并近似取C0 = C空,则有方程组 C标’ =C标+ Cd=C0 ?标+ Cd C空’ =C空+Cd = C0+Cd C0=(C标’- C空’)/(?标-1) Cd=(C空’?标- C标’)/(?标-1) 解这个方程组得其解为 Ⅳ实验步骤——介电常数的测定 Ⅴ数据记录和处理 环己烷 x2 ρ Δm2(m酯) Δm1(m环) m10mL瓶+液 水 m10mL空瓶 m瓶+环+酯 m瓶+环 m瓶 4号 3号 2号 1号 Ⅴ数据记录和处理 环己烷 C0 C样’ n C样 Cd C空’ ? 折光率n 4号 3号 2号 1号 Ⅴ数据记录和处理 * *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Ⅰ 目的要求 1.掌握古埃(Gouy)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对一些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推算其不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什么是磁化率? 磁化率与未成对电子数、配键类型有什么关系? 怎样利用古埃法测定磁化率? 古埃法 磁化率 未成对电子数 配键类型 Ⅱ基本原理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而产生附加磁感应强度,则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为 其中: B0 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物质磁化产生的附加磁感应强度 B’=μ0 M =μ0χH M 磁化强度,表示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被磁化 的程度 μ0 真空磁导率,是常数; H 外磁场强度 B=B0+B’ 物质磁性质的常用表示: χm 质量磁化率, m3·kg-1, χM 摩尔磁化率, m3·mol-1, χ为体积磁化率,表示单位磁场强度下的物质平均磁化强度。 Ⅱ基本原理 物质的磁性质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在外磁场作用下,原子、分子中电子本身的自旋运动和电子绕原子核的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