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行走在边缘的智能快递柜 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直行走在边缘的智能快递柜 2》.doc

一直行走在边缘的国内智能快递柜 从2013年年底开始快递柜开始逐步浮现在公众眼前,这与某家中小板上市企业股票一路飙升和连续几个跌停是息息相关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快递柜发展仍然是出于边缘化,一直没有真正走上资本的道路,未收到投资者的亲睐。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行业混乱 行业内至今涌现出从事智能快递柜的企业近百家,而不是之前某篇对快递柜调研文章中所提到的几家,其中有实实在在做设备运营、上市企业玩资本运作和玩概念的、做电商的以及快递企业本身,各自为战,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理念,在没有盈利模式或者说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之前,这些企业之间盲目上演各种各样的圈地大战,不断抬高给物业的进场费,一家叫速*易的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也盲目加入圈地大战,以杭州苏州为例,给到一个物业高达3000元/年/台的设备入场费,这对于那些提前免费签约(甚至出上万元搭建设备雨棚的物业——摘录自速*易公开文章)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当然上海*盒在上海给到物业的普遍费用也通常是1500-2000元/年/台,按照行业内的平均数据计算2000元/年/台。 以速*易为例,按照其所声称的投放10000台来计算,每年用于场地入场的费用为2000万(平均数),电费1000万,网费200元/台/点,累计200万元/年,短信费每天每台设备处理80件*6分/条短信*10000台*365元=1752万/年,设备折旧按照五年计算(成本按照市场最低价格计算3万元/台),每年设备折旧6000万,每年仅用于设备方面的费用累计1.0952亿,以上费用不包含上千人的人工成本、各地办公费用、市场开发成本、技术开发费用、设备配件和材料费、设备安装运输维护等费用,加上这些费用估计差不多每年两三个个亿支出。整整两三个亿,股民们的钱用起来真是比较顺手,所有的费用中真正用于投放设备固定资产的费用反而是少部分。设备完全投放后,后期还会涉及大量的落地运营等工作,还需要大量的运营人员。 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情况下(上市企业玩概念除外),这种杀鸡取卵不理智的事在整个尚处于边缘化的行业一直蔓延,这是至今为止仍没有哪家企业真正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并获得投资者的亲睐的原因之一。 商业模式模糊不清 国内对于智能快递柜的盈利模式至今为止有多种提法 直接向快递公司快递员收费 向快递公司收费是行业内普遍会联想到的,但是至今为止国内真正收到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费用是非常少的,作为快递公司而言有派件才会有揽件,如果完全丧失末端优势,这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快递公司至今为止没有哪家快递公司与第三方智能快递柜企业全面合作的主要原因。而面向快递员收费,传统快递员派件1元/ 单,如果支付一半以上的费用用于快递柜,意味着收入减半,对于效率提高方面,快递员大部分时间是浪费在运输工程中,而末端投递通常不会耽搁太久时间(注:快递员通常会在到达地点前10分钟左右通知客户,极少存在等待)。以成都为例,通过调研大部分快递员在办卡后除免费使用区域外,付费区域几乎不愿意使用(大家可参考上市公司财务情况推断),因此,向快递员快递公司收取0.5元/件并不能成为盈利模式。 B、收取用户超时收费 之前有文章显示,成都某些小区因为快递员直接将快递投入快递柜,用户未及时取件需要支付大量的超时收费所引发的问题,一度上升至法院(具体大家可以百度“代管包裹48小时 收费到底该不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