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区域与区域差异(下)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 * (1)划分依据: (2)范围: (3)分界: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1)所属省份: (2)面积: (3)人口: 22.5% 34.4% 43.1% 人口 57% 27% 16% 面积 西部 中部 东部 课堂练习:下列省份所属的经济地带 晋、吉、赣、闽、滇、渝、秦、鄂、桂、皖、冀、豫、黔、陇、琼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 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2.4 14.1 16.4 16.0 16.5 西部 -3.6 27.6 29.8 31.1 31.2 中部 +6.0 58.3 53.8 52.9 52.3 东部 比重增减 1995 1990 1985 1980 年份 ⑵经济发展速度: GDP比重变化 表1-1-2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 ⑴自然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位置:临海;海运; 地形: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 气候: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多属于干旱区和高寒区,海拔较高,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中西部地带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⑵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产业结构 历史基础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19世纪40年代在东南沿海出现,20世纪30年代向西推移,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仍集中在沿海地区。 便捷 东部相对较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 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迟缓 落后 东部经济地带存在问题: ①能源、原材料不足 ②淡水不足 ③环境污染 ④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①人才、技术、信息基地 ②外贸、金融、海洋基地 ③第三产业、集约农业 ④高、精、尖、新产业发展 东部经济地带的发展方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