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不孕机制的初步探讨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不孕机制的初步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
病理特点及其不孕机制的初步探讨
学科专业:妇产科学
学位申请人:张玉风
导师姓名及职称:王宁宁副主任医师
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malpolyp,EP)是良性宫内膜腺体和纤维性问质增生而
形成的一种瘤样病变,由子宫局灶性内膜增生过盛引起,可引起不孕、子宫出血、
月经期延长、子宫内膜炎或疼痛等。组织学上为被覆子宫内膜上皮,间质由梭形
纤维母细胞和结缔组织以及大且厚壁血管组成,治疗上EP可以借助宫腔镜和诊
刮。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往往存在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失衡,单一无对抗的雌
激素对内膜增殖的发生是得到公认。当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
发生率增高,且在EMs不孕症中明显升高。EMs作为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其内膜出现EP是否与激素受体或者炎症性因子发生相关,目前机制尚未阐明,同
时,是否影响到胚胎的种植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开展目的在于发现EMs合并EP特点,同时寻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
并息肉不孕的发病机制。
方法
研究分两部分: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不孕机制的初步探讨
第一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发病特点
第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材料与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生育年龄妇
女。研究组共76例,经开腹、腹腔镜手术及病理确诊为EMs合并EP。对照组
133例,宫腔镜下或腹式全子宫切除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EP,同时患者无痛经,
临床排除EMs,无内科合并症,取材前3个月内未用甾体激素药。回顾性分析比
较两组孕次、产次、流产(包括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自然流产)次数、不孕时
间、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息肉情况(部位、大小、数目、类型)与r-AFS分期
关系等。
结果:EMs合并EP不孕发生率高,合并原发不孕居多,分娩次数越少,发病
率越高,EMs合并EP息肉较小,居于宫腔、单发为主,功能型较多,月经改变少,
EP大小与月经改变、EMs分期无关。
第二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息肉VEGF-A
mRNA含量
对照组取同时在我院经宫腔镜确诊为EP者24例,平均年龄38.04±7.37岁,
临床排除EMs,无内科合并症,取材前3个月内未用甾体激素药。用荧光PCR检
测EMs合并EP和非EMs的EP患者EP中VEGF-AmRNA含量。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第二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与VEGF-^与
WD关系探讨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不孕gin的初步探讨
第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息肉VEGF-A与MvD关系
系
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
包括增殖期9例,分泌期5例;与对照组(有妊娠史)23例,年龄40.1±7.6岁
增殖期14例,分泌期9例。两组无内科合并症,术前3个月内未用甾体激素药。
显微图像分析及半定量评分法。
结果:
相关。间质中PR与MVD呈线性正相关.息肉中ER与VEGF—A成线性正相关。
研究组分泌期ER在分泌期增高,PR积分灰度级与MVD呈负相关,也就是
PR含量高MVD越高,同时PR与VEGF—A有正相关。
PR
对照组增殖期EP中VEGF.A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与MVD呈正相关,
阳性细胞数与MVD呈线性负相关。VEGF-A阳性细胞数与MVD有负相关趋势。
第三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在位内膜与息肉中VEGF-A、ER、
PR与MVD比较
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妇科经临床和病理确诊
EMs合并EP育龄妇女,HE染色具有在位内膜和息肉者纳入。研究组为EMs合并
例,分泌期5例。无内科合并症,术前3个月内未用甾体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咪达唑仑与异丙目标镇静对icu机械通气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pdf
- 哮喘儿童crh1基因多态性与ics疗效的相关性研究.pdf
- 哮喘小鼠胸腺基淋巴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布地奈德、卡介苗干预的影响.pdf
- 哮喘小鼠气道白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作用.pdf
- 唑来膦酸治疗实瘤骨转移的临床观察及骨代谢标记物的研究.pdf
- 喉癌细胞系肿瘤群细胞的研究.pdf
- 嗅鞘细胞对螺旋经节细胞离体培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pdf
- 嗅成鞘细胞条件养基对中枢神经元的抗凋亡的实验研究.pdf
- 嗜麦芽窄食单胞耐药及传播机制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pdf
- 四君子汤加减对-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皮肤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