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百日咳鲍特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中文摘要
中国百日咳鲍特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摘 要
目的: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以婴幼儿多见。我国全
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cellpertussis
近50年的历史,而相关百曰咳鲍特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资料较少,本实验对近50年我国收集的百曰咳鲍特菌进行
了分子水平研究,探讨我国分离百日咳鲍特菌的分子流行病
学特点,以便更好的监控和预防百日咳。
方法:对我国1953.2005年间分离的96株百日咳鲍特菌,
进行了百日咳鲍特菌的血清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分析以及其主要毒力因子的基因序列测序,包括百日咳毒素
考菌株18323株进行比较。
结合菌株分离时间,分析不同年代流行菌株的基因是否
存在抗原漂移现象,血清型分布特点和PFGE型别与基因型
的关联。分析百日咳疫苗使用前后流行菌株的基因型和血清
型的差异。
结果:血清型分析显示96株临床菌株中共有tim2,tim3,
90年代以前,在90年代后出现了tim3型。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五个抗原基因均存在多态性现
中文摘要
prnl
基因包括3个基因型(fim3A,fim3B和fim3A*)。
临床菌株中的prn基因型中pml基因型最为常见,占
年分离获得。含ptxSlA基因型的菌株最初在1963年被分离,
00%。
因型的菌株,到90年代以后所占比例已达到l
所有基因组合的93.5%,这五个基因组合的菌株分别所占比
的基因组合形式,与疫苗生产菌株基因组合一样。到了60
年代以后,l/A/2/1/A基因组合的菌株数量增多,含有这种基
因组合的细菌逐渐成为主要的流行菌株,2000年后出现了和
目前国外研究中比较流行百日咳菌株的基因组合形式。
50年代比较流行菌株主要的谱型所占比例为52%,我国的疫
株为BPCHl谱型,占所有研究菌株数量的51%,而此谱型的
中文摘要
和BPCHl谱型相同的基因组合形式)的菌株分离于1999年,
并且在1999—2003年间所收集的菌株中所占比例达30.8%,
基因型的过渡表现在聚类图中。
的菌株为基因组合形式1/A/2/1/A,其它的谱型100%对应各
自不同的基因组合。
结论:我国百日咳鲍特菌处于不断的进化中,血清型和
主要抗原基因(ptxSl)发生了漂移,在不同的时期流行着以
不同的抗原基因型和PFGE谱型为主的菌株;目前流行百日
平的差异。
关键词:百日咳;抗原漂移;基因测序;PFGE;分子
流行病学
英文摘要
characterizationofBordetella
Molecular pertussis
一一 ●…
IsolatesinChina
ABSTRACT
is anacute infectious
respiratory
Objective:Pertussis
in is severeininfants.Since
disease
human,which
particularly
theintroductionofwhole-cell pertussis
fromthe195 studiesfocusonthemolecula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γ-分泌酶抑制(dapt)与math1基因对离体培养大鼠耳蜗毛细胞发育的影响.pdf
- ω-3不饱和脂酸对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pdf
- β-tcp多孔物陶瓷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发及应用研究.pdf
- 一种不同于enosis的细胞胞内死亡.pdf
- 一种新cd44异体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pdf
- ⅰ:lsaw生传感器的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ⅱ:两株罕见致病菌的鉴定.pdf
- 一种新型的测试法—脱水山梨糖醇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pdf
- 一种新的植物提物抗鼻咽癌转移的实验研究.pdf
- 一站式320排t检查在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pdf
- 七氟醚在不同气流量下产生a物质浓度差异及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