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M-233---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机制研究进展-史继学.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云来1 史继学2
(1 泰山医学院 2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山东省临床中毒研究重点
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是目前临床上百草枯中毒致死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百
草枯肺损伤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对于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其具体机
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将对近年来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在肺组织蓄积、氧化损伤、分子水
平等方面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百草枯;农药;急性中毒;肺损伤;机制
1.引言
百草枯(paraquat,PQ),学名为1-1-二甲基-4- 4-联吡啶阳离子盐(1,1- 4,4-
bipyridium dichloride),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灭生性除草
剂。急性PQ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肺是其主要靶器官,也最早被累及,其所致肺损伤
[1]
主要表现为肺泡炎、急性肺水肿,以及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 。因此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治
疗也主要集中在快速清除体内毒物、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抗氧化、免疫抑制等方面,但
[2]
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居高不下 。本文将对近年来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在炎症反应,氧化
损伤以及DNA损伤、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阐述,以期拓展临床医生思路,寻找
新的治疗方法。
2.PQ中毒致肺损伤的机制
2.1 百草枯肺组织蓄积
PQ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口服吸收率5%~15%,进入血液后几乎不
与血浆蛋白结合,1~4 h 达血浆浓度峰值,迅速分布于肺、肾、肝、甲状腺和肌肉等,
[3]
主要集中在肺和骨骼肌中 。PQ在肺内富集的原因主要与肺内存在聚胺类物质摄取系统有
[4]
关 。该系统主要存在于II 型肺泡上皮细胞,也存在于气管Clara 细胞和Ⅰ型肺泡上皮
细胞。肺组织细胞在摄取聚胺类物质过程时,亦会将具有相似结构的百草枯吸收,且与
聚胺类物质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特别是在肺泡Ⅱ型细胞吸收聚胺类物质时,百草枯的摄
取量与时间呈现一种倍增的关系,使得Ⅱ型细胞内外浓度不均匀。而低浓度的百草枯就
会通过能量依赖效应,在聚胺类物质摄取系统的持续性作用下,最终在细胞内大量聚集,
[5-6]
高浓度的百草枯通过弥散作用进入 。
2.2 氧自由基损伤
PQ被肺泡II型细胞、I型细胞等细胞摄取后,经由NADPH辅助的单电子还原为自由基,
然后与氧反应形成超氧阴离子,后者能导致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羟自由基、
间接使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含量减少,影响机体的抗氧化作用,诱导脂质过氧化反
[7-8] +
应 。具体过程为:PQ聚集在肺组织后,先被NADPH还原为PQ ,再与氧分子反应形成超
氧阴离子,接着在SOD作用下形成过氧化氢(HO ),H O 经过Fenton或Haber- Weiss 反应
2 2 2 2
-
形成毒性更高的羟自由基。另外,在铁的作用下,过氧化氢也能被催化形成羟自由基(OH )。
百草枯的上述还原氧化循环过程导致高活性氧自由基激增,造成细胞抗氧化酶系的耗竭,
使膜脂质失去保护作用,更加重了活性氧类物质对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使膜磷脂共价
键C=C转化为离子化单键,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膜脆性增加,而且含双键的脂
[9]
肪酸被氧化时生成的丙二醛(MDA)使膜成分交联和聚合,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使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语言程序设计3(算法初步).ppt
- D-Link网络智能化校园安防案例分享.pdf
- DC-DC变换器和逆变器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DCCI-2008年1月中国视频分享网站月度监测数据发布报告.pdf
- DDC桩在回填土的介绍与案例.doc
- dd氧化硫衍生物对小鼠心、肝、肺蛋白质氧化损伤.pdf
- DefiniensinForestryCN.ppt
- designingthesuperman.ppt
- DFMEA风险评价内容.ppt
- dfsservice实验三+典型(复杂)结构压力容器应力应变测试综合实验.doc
- 2024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完整版 .pdf
- [招标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模拟题70 .pdf
- 2万吨准低温标准储粮仓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资料] .pdf
- ITGAM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df
- B超的使用 _原创精品文档.pdf
-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pdf
- ICS国际标准分类目录-部分 .pdf
- AMPK对心肌细胞FOXO1转录因子活性及泛素连接酶MuRF1表达的影响.pdf
- VoLTE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要点 .pdf
- CLCN5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df
文档评论(0)